第04版:郑风 上一版3
文学之河的复活
夏夜的风
海天一色今犹在(国画) 田占峰
苦瓜的苦与甜
《少年连》:揭开东北少年的抗战往事
疑义相与析
麦田守望者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苦瓜的苦与甜

♣ 乔 沐

第一次吃苦瓜,是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每次去市场买菜,总见有人买这种比黄瓜稍微绿些,满身长满疙瘩的东西,看着倒挺鲜嫩水灵。忍不住买了一个,回家配上肉片翻炒。醇香立马溢满厨房,卖相也相当不错。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夹了几片,小心翼翼地送入口中,还未沾唇舌,已有浓浓的苦味。轻轻嚼上一口,一阵苦涩顺着牙尖向着整个口腔扩散,瞬间冲击着味蕾。都说黄连苦,这东西恐怕比黄连还要苦三分。顷刻间,不只是口腔,嗓子眼里也散发出清苦,苦味涌上心头。那苦劲儿,真是苦得透彻,苦得深邃。

和许多人一样,打小我就不喜欢吃“苦”。五味之中,苦是最不讨人喜欢的那一味,因为苦味的东西大多凉寒,而且口感不好,滋味不美,往往令人难以下咽,苦瓜便是其中的一种。本想美美地饱餐一顿,结果是苦不堪言,苦得我把那刚咬一口的苦瓜片全都吐了出来,一口气喝了大半杯水。那苦味也就深深地镌刻在味蕾里。

明明这么苦,为什么很多人吃得那么香,难道是喜欢苦瓜的苦涩?我开始耐着性子慢慢品味。毫无疑问,苦瓜自古以来既是菜中良品,也是一味好药。清代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说:“苦瓜清则苦寒,涤热,明目,清心。”寥寥数语,即概括了苦瓜的特性。苦瓜气味苦、无毒、性寒,具有消暑清热、明目解毒、解劳清心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糖尿病、发热、中暑等症,还能减肥、美容,苦瓜真是上天赐给人世间的一款奇特尤物。清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说:“一名君子菜。其味甚苦,然杂他物煮之,他物弗苦,自苦而不以苦人,有君子之德焉。”苦瓜味苦,但与别的菜一起烹饪时却不会影响别的菜味,这样“只苦自己不苦别人”的风范,给了苦瓜“君子菜”的雅称。难怪作家汪曾祺在《吃食和文学》中说:“应该承认苦瓜也是一道菜,谁也不能把苦从五味里开除出去。”

炎炎夏日,一道凉拌苦瓜端上案头,只见薄薄的苦瓜片上,配了几丝红辣椒,尽显万绿丛中一点红的韵味,好不撩人食欲。我的筷子又不自觉地伸向了苦瓜。慢慢咀嚼,苦味越来越淡。片刻之后奇迹开始出现,感觉有一丝丝微微的甜味慢慢向舌根攀爬聚拢,在舌尖上暗暗涌动。我又使劲咬了几口,嚼着嚼着,甜味越来越浓了,喉底滋生出一丝甜美。一波又一波,层次连绵起伏,在口腔里肆意妄为,在灵魂深处悄悄绽放。到最后,苦味散尽,就只剩下清脆可口了。

作为一道特别的菜肴,现在我已经习惯了苦瓜的苦,也爱吃苦瓜。一年四季,不仅自己在家里做,凡是外出吃饭有苦瓜必点。苦瓜的吃法很多,凉拌、清炒、做汤、榨汁。凉拌清脆,素炒醇香,煲汤甘洌,榨汁鲜美。在清炒苦瓜、苦瓜炒肉、凉拌苦瓜这些家常菜中,清炒苦瓜是我的最爱。拣两根苦瓜洗干净,一刀剖开两半,去瓤切片,热油下锅翻炒,盛上一盘,两三碗米饭不自觉就进了肚。苦味盎然,不夹不杂,最是纯粹。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人到了一定的年纪才会懂得,五味之中,唯有“苦”味内涵最丰富,层次最分明,层层递进,熬过去之后,就会华丽转身,在涩涩苦意中,品味出一丝清凉的甜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学会了吃苦瓜,而且日渐成为一种享受。苦瓜吃到嘴里,慢慢体会“苦”的滋味时,你会发现那“苦”在舌尖上游走了一圈,在吞咽下去之后,滋味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有一丝淡淡的甜味留在舌尖上。从苦涩到甘甜,那是一种迷人的滋味,更是一个不断升华的过程,令齿颊生香,口舌生津,幸福愉悦。

苦瓜虽苦,清热解毒,明目消渴。吃苦瓜的过程恰如人生之路,往往是先苦后甜,只可惜很多人没有熬过“苦”的过程,没有等到“甜”的到来就轻易放弃了。人生在世,特别是年轻的时候,不能过分贪图安逸,不要怕吃苦,更不要抱怨。时不时得吃点苦瓜,降降火,养养心,苦过之后,生活一定会甜起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