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2024全省旅游发展大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家大门常打开 开放怀抱等你
为文旅产业注入金融“活水”
品读天地之中 感受禅武魅力
在“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实践中多出彩出重彩
时空穿梭,找寻藏在都市里的惊喜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时空穿梭,找寻藏在都市里的惊喜

(上接一版)如今的二砂,老厂区独具特色的包豪斯风格建筑仍如往昔,热闹场面也更胜从前。这里,是周边居民日常休闲的大公园,是圈粉无数年轻人的新地标,是城市文化创新活动举办的首选地,也是众多创业者开启梦想的始发站……

城市更新带来“怦然心动”

事实上,二砂的“蝶变”,只是郑州老工业区产业转型与城市更新的一个侧影。

近年来,随着城市更新加速,越来越多被封存在郑州人记忆里的名字被唤醒,丰富的工业遗留和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让省会一个又一个旧日街区涅槃重生,拥有了新容貌、新创意、新未来。

与二砂文创园在同一条路上的磨街文创园,另一层身份则是郑州三磨研究所南院旧址,也是中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的诞生地。园区里一棵棵60多年树龄的松柏与老厂房相映成趣,古朴与现代艺术相融合,目光所及皆是美。

品尝正宗俄式美食,在LiveHouse沉浸式聆听一场音乐会,于绿树红墙的怀旧氛围中惬意地消磨时光……磨街文创园把目光锁定在打造有调性的烟火集聚区,引入艺术及非遗展览馆、服饰、餐饮、娱乐等业态,以年轻人为中心,打造社交、消费、娱乐融为一体的“年轻力”24小时发生地。

今年端午小长假,退休多年的二砂老职工马建国夫妻和女儿、外孙一起从深圳回郑探亲。

走在厂区旧址,年近80岁的老两口唏嘘不已,没想到记忆里那个凋零沉寂的老厂会以这样始料未及的方式重回舞台。46岁的女儿马洁更是感慨:“我从小在郑州西区长大,实在没想到,眼前的变化这样让人惊喜,一切陌生又熟悉、古老又现代,感觉很奇妙。”

“回家这几天,每天出门都如同在拆惊喜‘盲盒’。”马洁坦言,“在家乡流连,越久越能体会,这座城的美很特别,独属于郑州,让我怦然心动,穿行其间,像是在时光隧道中触碰城市脉搏。”

书写新的“郑州记忆”

从24小时“不打烊”的磨街文创园,到记录城市故事的瑞光创意工厂;从汇聚大批“双创”企业的芝麻街,到尽享购物乐趣的中铁·泰和里……珍珠般镶嵌在城市街巷的文创园越来越多,散发着迷人的气息,也赋予了城市新鲜的生命力。

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小长假,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少不了要去看省博、访嵩山、游少林……而在必去的传统旅行热点之外,不少人还会额外加上一项新的打卡点——郑州记忆·油化厂创意园。

6月12日,郑州发布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而在黄河路68号郑州记忆·油化厂创意园入园处,滚滚热浪中,写有“郑州”两个大字的墙壁前,仍有不少市民游客正在依次拍照打卡。

从外乍看,尘封的老厂房、斑驳的红砖墙、带着锈迹的仓库,绿树掩映,满满都是“旧时光”的印记。但入园来,文艺小店、直播带货、汉服达人、摄影写真……处处都是潮流元素。新与旧,光与影,在此重叠,恍如穿梭时空。

虽然天气炎热,可00后周博和小伙伴游兴不减,他说:“油化厂有特色、有风格,很适合拍照打卡,随手一张就能出片。而且,这里有趣的店很集中,好逛也好吃,所以特意带外地朋友来逛逛。”

同为00后,小梅是油化厂园区一家甜品店的合伙主理人。她是土生土长的郑州人,即使知道创业路很艰辛,却依然愿意努力打拼。为她提供信心的,是这里稳定的客流和渐渐积累的客户口碑。

郑州记忆·油化厂创意园,原址是始建于1952年的郑州油脂化学厂,当年工厂生产的“中州牌”肥皂和“福乐尔”香皂曾闻名全国。历经70多年风雨,油化厂见证了时代发展和城市变迁。如今,通过城市更新项目改造,这段凝固的记忆被重新激活、重新接续,努力书写新的“郑州记忆”。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