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商都评论 上一版3
让青年与城市互相成就
支持青年创业就业 要看实际效果
提升居民幸福感 社区可以有更多作为
高考报志愿不能全靠APP
精心培育“银发”新业态
坚决遏制 “缺斤短两”行为
对快递单上的虚假广告 应做到源头治理
让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警惕研学生意披上公益“画皮”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精心培育“银发”新业态

黑龙江鹤岗推进“一刻钟助老服务圈”建设,目前已服务辖区老年人4000余人次;天津市河东区银发经济产业园囊括康养服务、康复理疗、配餐服务、法律服务等多个业态;江西萍乡推出“养老服务+行业”行动,拓展旅居养老、文化养老、健康养老、养生养老等新型消费领域……目前,我国一批银发经济新模式新业态正不断涌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均明确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2969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16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4%。应看到,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不仅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同时也给发展银发经济带来新活力新机遇。据测算,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到2035年将达到30万亿元左右。

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今年年初印发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从发展民生事业、扩大产品供给、聚焦多样化需求、强化要素保障等角度提出4个方面共26项举措。发展银发经济,既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事业产业协同,又能加快相关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

我国高度重视银发经济发展。近几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工信部等部门从开发更多适合老年人的产品和服务,到推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再到鼓励外商投资养老产业等领域,出台系列措施支持银发经济,老年用品、智慧健康养老、康复辅助器具等银发经济产业实现快速增长。以康复辅助器具产业为例,2022年,我国该产业试点城市已打造相关产业园30个,入驻企业533家,投入资金77亿元,产业营收190亿元,全年康复辅助器具制造业销售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

发展银发经济,应充分注重各类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避免粗放式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出台优惠政策,扩大产品供给,增强产业潜力,强化要素保障,提升服务品质。可积极引导企业建设银发经济产业集群,扶持培育龙头企业,拓宽供给渠道,多设立“银发消费专区”。还可发挥数字赋能功效,打造智慧康养新业态。还应多聚焦民生主题,围绕老年助餐、居家养老、老年健康、养老照护、老年文体、农村养老等领域,完善多元筹资机制、优化社区建设、推动基层医疗资源共享,并积极引导企业参与老年民生事业,特别是在一些急难愁盼领域,破解供需关系难题。比如,针对养老护理人才的迫切需求,可构建养老护理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促进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发展。马维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