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小夜市”里的“大民生”
打造精细化服务 创新助力商圈发展
开启夜间洗扫模式 让城市道路靓起来
农田染新绿 插秧正当时
当好助企“店小二” 推动民生工程落地
直播带岗“云”揽才 创新模式促就业
郑新热电三座烟囱 三座凉水塔成功拆除
心通桥指数
为民服务求实效 架起干群“连心桥”
反对浪费崇尚节约 倡导文明用餐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小夜市”里的“大民生”

本报记者 郭涛 通讯员 程艺涵

夜色微暗,暑气稍退。新密市区的各个夜市迎来了最忙碌的时刻,桥头夜市、万客隆、小吃街等特色饮食聚集区人头攒动,忙碌了一天约上三五好友在此撸串畅饮、谈笑风生。

近年来,新密市不断打造“夜经济”亮点,擦亮“溱美夜新密”品牌,积极挖掘风味小吃、无烟烧烤、休闲食品等地方特色美食,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深夜食堂”。

在西秀餐饮、张壹招羊肉烩面、大个海鲜烧烤等餐饮店门口,记者看到商家已早早摆好桌椅,迎接食客。西秀餐饮的负责人张伟介绍说:“增加外摆,不仅能增加营业额,热闹的气氛对店面也是很好的宣传。”新密市在每天18时后放宽限制,对重点商业综合体及夜间经济特色街区,在不影响交通和公共安全的前提下,可利用相关路面、店外广场等开展各类合法的经营促销活动。对部分公共区域,划定特定范围,引导各类经营者规范摆摊设点,发展夜市、大排档等购物餐饮业态,适当放宽夜间消费集聚区特定时段摆卖管制,允许有条件的餐饮商家、酒吧等设置“外摆位”。

夜经济的不断进化升级以及“新密美食”的出圈,不仅折射出城市经济的“烟火气”,更成为新密文旅一张靓丽的名片。在德惠园龙虾城,来自上海的高先生与朋友对新密的小龙虾、卤猪蹄和卷尖等特色菜赞不绝口。他告诉记者:“新密美食让人印象深刻,优美的环境和丰富的文旅项目也让人流连忘返,以后打算带家人再来旅游。”由此可见,以地域特色和夜间各种消费新业态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了解新密、游玩新密,是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夏季夜间经济活跃,新密市鼓励有条件的旅游景点实行夜间开放,督促旅行社开设夜间旅游项目和城市近郊游观光线路,向广大游客和市民展现“夜新密”美景。筹备开展第五届“溱美夜新密”促消费系列活动,引导商家适当延长营业时间,以满足消费者对夜间消费不同时段的需求。打通中强光年城市广场与金成时代广场特色夜经济消费带。深度挖掘伏羲山风景区、银基度假区、古城县衙等场所的文化底蕴,完善夜间文娱配套设施,鼓励夜经济活跃度高的景区、流量商家、特色街区门店打造夜间打卡地,营造有历史氛围的消费环境。采用“体育+夜经济”模式,开展“夜间趣味体育嘉年华”活动,形成夜间体育消费打卡地。

夜经济的繁荣,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不仅是一个城市便利程度和活跃程度的体现,更折射出一个城市的管理智慧。小小的夜经济里面藏着大大的民生。只有运营有深度,政策有准度,服务有温度,各方齐抓共管,才能持久释放经济活力,为新密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增添新动能。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