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郑风 上一版3
笑话风行乡土之上
夏天的风
寓言与神话的融合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国画) 闫天友
《山河岁月:回望林徽因》:重新了解身份多维的林徽因
文人的闲趣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书人书话
寓言与神话的融合

♣ 张延文

古希腊先贤亚里士多德在其《形而上学》中提及“四因说”:事物的出现所必需的条件包括“形式因”“质料因”“动力因”“目的因”四种,这被认为是系统论的先河,“四因”分别指代了任何一个系统的存在及描述都必需的结构、组成、相互作用和功能这四个要素。这对于文本分析依然是有效的,一个文学文本系统内部也自然包括结构、组成、相互作用和功能。从青年作家衣水的新作《午夜猿人》当中,我们可以发现一部文学作品的内质和外形、结构和功能通过有效的组织和转化,可以发生独特而富有趣味的结果。

《午夜猿人》分三卷,由39篇短篇小说组成,这些作品都以各种动物来命名,带有现代寓言的意味。“黄犍牛”“午夜猿人”“宠物猫”“蛙人”“蝇王”“喜鹊”“钻进地铁的羊”“灰褐色的壁虎”“妩媚动人的白狐”“画眉”“花脚蚊”“天鹅”“大公鸡”“食梦貘”“鹦鹉”“小龙虾”“灰白兔”“狼”“野蝎子”“鲶鱼”“太空猪”“隐喻的刺猬”“鸽子”“阿拉斯加犬”等各种类型的实有或者变形过的生物不一而足。但这不是动物园,而是散落在现代都市各个角落里形形色色的各类人物。奥地利作家卡夫卡1912年创作了《变形记》,其中的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在一家公司任旅行推销员,辛苦奔波只为养家糊口,有一天却变成了甲虫,被亲人和社会厌弃,最终孤独痛苦地在饥饿中默默死去。这是对一个时代当中小人物的命运的寓言化的隐喻。衣水的作品,继承了经典文本的形式,并赋予其更为多元的主题和外延。

古希腊名著《伊索寓言》据说是公元前6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伊索所著,内容大多与动物有关。《伊索寓言》内容广泛,大概率是集体创作,但都具有非常鲜明的民间性,是对现实生活的富于哲理性的反思和映射。衣水的《午夜猿人》是个人著作,取材于他亲历的人和事,通过对芸芸众生的七情六欲的描写,以民间的立场,体现出人对自我认知上的偏离和变形,以及情感面对冰冷现实时的无力和悲伤,以及弱势群体面对庞然大物时生发出的奇奇怪怪的行为哲学。

衣水的作品充满了激情和若有若无的忧伤,故事里的人物看似漫无目的,虚无而绝望,在挣扎中试图抓牢虚无和命运。在古希腊神话里有一位西西弗斯,他是科林斯的建城者和国王,足智多谋,敢于冒犯宙斯,绑架死神,欺骗冥后;触犯众神的他被惩罚,诸神让他无休无止地将巨石推上山顶,然后看着巨石再滚落下去。加缪在《西西弗斯的神话》中如此评价:“这个从此没有主宰的世界对他来讲既不是荒漠,也不是沃土。这块巨石上的每一颗粒,这黑黝黝的高山上的每一矿砂唯有对西西弗斯才形成一个世界。他爬上山顶所要进行的斗争本身就足以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西西弗斯的神话在于,作为一个无法和“神”这样高高在上的存在对抗的弱势群体,他们虽然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甚至无论如何反抗都不可能规避被伤害、被侮辱的现实处境,但他们的看似毫无意义的存在本身,以及最终接受的最严重的惩罚,不过是说明了主宰者的存在也极其荒谬和无意义,恰恰是那些被限制者的行为的毫无价值反证了主宰者的荒谬和愚昧,这是一种终极意义上的反讽。

如果说寓言更为偏重于个体的日常生活,是人生的智慧,也就是具有民间性的哲学意味,而神话则往往来源于群体化的历史和宗教,是意识形态的渊薮。衣水的这部作品则是以伊索寓言的形式,来接近西西弗斯式的神话的本质,是民间精神和主流意识之间的抵牾和融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