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版:纸墨多情似故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纸墨多情似故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纸墨多情似故人

75年砥砺奋进,75年春华秋实。从“铅与火”“光与电”到“数与网”“云与智”,尽管技术在不断迭代更新,但无论是打开散发着淡淡墨香的报纸,或是轻松点开手机上的客户端,《郑州日报》就如一位老朋友,亲切依然。一路走来,我们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离不开忠实读者的陪伴,其中,奋战在各行各业的通讯员,为我们传递最鲜活的新闻线索,提供内容充实的“原材料”。

今天,我们邀请几位代表讲讲他们与《郑州日报》结缘的故事。

深交多年已为师

韩心泽

小时候,农村获得外界资讯的途径有二,一是收音机,二是电视。直到上初中,父亲当上村干部,为了追电视连续剧《陈真》,偶尔拿回家几张《郑州日报》,我急不可耐地看报纸副刊上连载的《陈真》剧情的同时,也对报纸上刊登的优美文章与各类新闻报道情有独钟。那时我三叔在一个乡镇工作,他经常鼓励我:“好好写文章,争取让我在《郑州日报》上看到我侄子的文章。”那时我没胆向《郑州日报》投稿,倒是在初三时终于有一篇文章在我们县的小报上发表。

心头萦绕着在《郑州日报》上发文章的梦想,一晃我已大学毕业,并在登封某委局上班,开始有小稿件在省内行业报纸上刊发。慢慢有了自信,一次见到一个乡镇的通讯员发来的报道,说他们乡镇春节元宵节期间组织民间文艺汇演。我心头一动,添油加醋地写成这个乡镇组织民间文艺比赛,发给了当时《郑州日报》在登封驻站的赵新蛟老师。第二天赵老师打电话给我,先肯定了我对新闻的敏感,接着对我提出批评。原来他收到我的稿件后打电话给那个乡镇,才知道他们确实组织了民间文艺汇演,却没有组织比赛。赵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新闻报道的生命在于真实,今后写新闻一定要深入采访。”我十分惭愧,随后和那个乡镇进行沟通,希望他们第二年丰富一下民间文艺汇演的形式,到时我去采访。第二年“双节”,我到该乡镇采访,不过写出的报道没好意思再发给赵新蛟老师,只发给了行业报纸。没想到,《农民“梨园春”火爆宣化镇》这篇报道荣获当年河南省人口好新闻三等奖。

后来借调登封市委宣传部新闻科3年,到乡镇工作4年,又回到登封市委宣传部工作至今,我坚持从“高度、深度、角度”三方面下功夫,在《郑州日报》等媒体刊发大量报道。新闻写得多了,心里终于痒痒难耐,托人把散文《在嵩山等一等灵魂》转交《郑州日报》副刊“郑风”的编辑老师。不久,文章一字不改地在“郑风”发表,编辑老师还亲自给我打电话,要我今后直接发稿给他,便于交流。至今,我在“郑风”发表了不少散文,很多散文的标题和文句,编辑老师都和我有深入的交流和切磋。

作为县市一名资深新闻宣传工作者,《郑州日报》有很多我尊重的编辑和记者。而《郑州日报》本身,即是我深交多年的老师和好友!

我与《郑州日报》的缘分

李少波

我与《郑州日报》的缘分,始于1999年。

1999年2月9日,《郑州晚报》(2002年改版为都市报,《郑州日报》同时恢复出版)第10版“青春”栏目刊发了我的拙作《平平淡淡才是真》。不足300字的“豆腐块”,却让我开心了好长一段时间。当年的3月30日、8月14日又陆续发表了我写的《心太软》和《黑马王子》两篇文章。

尽管文笔幼稚,却浸透了我对写作满腔的热爱。那年,我21岁。

之后,2002年11月15日,我的文章《家教故事》在报纸第11版“众生相”栏目发表。2005年6月7日,我的文章《母亲,因为有你……》在第14版“家庭”栏目发表。

我小心翼翼地写下每一个文字,把文学之梦揉进浅浅岁月。我无比坚信,也一遍一遍鼓励自己,有一天,能梦想成真。

然而,我以为的坚持,终是败给了现实的鸡零狗碎,那几篇文章发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我没有写出只字片语。我开始怀疑自己,迷茫和彷徨,直抵心扉,似乎没有了前进的勇气和力量。用文字累积的世界始终是一处触摸不到的风景,我的世界已山重水复,看不到来路,也找不到归途。工作也是平平淡淡,守着一方科室一待就是十几年。

一个偶然机遇,我下了乡,到一处偏远的乡镇工作。仍是偶然,《郑州日报》驻中牟县记者站的卢文军老师到我工作的地方采访,我们一见如故,极为谈得来。得知我的境况,他建议我从通讯员做起,给《郑州日报》写稿子。他说,《郑州日报》最关注基层“烟火气”。

或许,这真是缘分吧。我又一次与《郑州日报》相遇,她就像一束光,照进我眼眸,重新点燃我对文字的热爱,还有对梦想的期望。我又一次拿起手中的笔,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都付诸笔端,细细讲述新时代乡村的人和事。

基层一线就是一部百科全书,感谢《郑州日报》给予我的指导和引领,让我认识了许多人、想通了很多事,有了许多不一样的收获,也让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这句话所蕴含的意义。

缘分使然,感恩遇见,衷心祝愿《郑州日报》一路繁花,越办越好。

三十余年的守护

李绍光

当早晨的缕缕清风穿过纱窗吹到书桌,倒上一杯热水,轻轻铺开当天的《郑州日报》,慢慢品读。这样的习惯,于我来说已经有34年了。

往日的一切,仿佛都在昨天,这一守护就是岁岁年年。与《郑州日报》的情缘,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大学时代。那时,改革的春风正荡漾在神州大地,处处勃勃生机。一天,我有感而发,便写了一篇短文《走出困惑的漩涡》,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通过邮局寄给了报社。没想到20多天后,文章竟在报纸第二版发表了。手捧散发着油墨香味的《郑州日报》,盯着赫然醒目印在上面的我的名字,激动得久久待在原地。一石激起千层浪,我深深爱上了这张报纸,成了她的热心读者、忠实通讯员。

由于在《郑州日报》上发表了几篇文章,学校毕业分配,我受到了用人单位青睐。最后我决定去县电业局,并被安排到炙手可热的办公室,当了一名文秘人员。为了提高思想水平,增加知识量,拓宽视野,阅读《郑州日报》自然成了十分重要的工作。那时,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读报,首先浏览一遍,然后认真细读、学习政策、掌握信息,重点内容还提笔画线,或标注说明,有时还要剪报收集信息。阅读《郑州日报》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让我的生活轻松而舒适。

坚持用好《郑州日报》,则使我的人生步履铿锵。1992年10月,我被选拔到县委宣传部工作,职责是对外宣传,《郑州日报》是我重要的工作对象。平日里,大到全市重点工作,小到普通人的感人之举,都一一认真地写出来。一篇篇消息,一个个专访,营造了一方舆论氛围,促进了专项工作开展,记录了一段历史。每年我会定期与驻地记者一起,围绕中心任务,精心策划组织几次重大宣传活动,有声有色的宣传,树起了地方新形象,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新媒体迅速发展,特别是移动媒体强势崛起,这使得报纸等传统媒体面临挑战,一些人不再看报,天天刷手机,而我始终坚守《郑州日报》等党报党刊。我坚持认为,正是由于报刊的深度报道、典型宣传和优秀文章,丰富了网络平台的内容。我将把自己与《郑州日报》的亲密友谊传承下去,鼓励青年朋友读报、用报,做一名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优秀公职人员。

携手同行书华章

穆文涛

我和《郑州日报》的缘分始于工作。2007年,刚迈出校门的我,怀着对新闻宣传事业的热爱与憧憬步入了宣传部门。10多年来,我见证了《郑州日报》的蓬勃发展,也在《郑州日报》的帮助和支持下不断成长。

一直以来,《郑州日报》《郑州晚报》都很关注上街区的发展,围绕民生热点、高质量发展、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主题,刊发多篇有影响力的新闻报道。记者编辑的严谨作风和敬业精神,更让我深受感染。无论是深夜的加班加点,还是节假日的坚守岗位,都展现出了新闻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这种精神,也激励着我不断追求卓越。

最让我难忘的是,2017年,为扩大郑州航展的影响力,《郑州日报》的记者编辑不辞辛劳,与我们一起加班查阅各类时事热点,谋求突破。恰逢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举办,找到两者的结合点,一篇以“一场蓝天之约在‘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郑州上演”为主题的通讯报道在《郑州日报》刊发,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引发了热烈反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为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进行了预热。四届郑州航展,郑州报业集团用多个版面、千余篇稿件对郑州航展盛况进行了宣传,先后策划了“郑州通航产业在‘一带一路’中继续前行”“春天里的蓝天之约”“空天猎”等报道,扩大了郑州航展的影响,也让上街这座美丽小城再次吸引人们关注的目光。

与《郑州日报》结缘的17年,有太多的感动、太多的温暖。关注热点、解读政策、情系民生……岁岁年年,这份报纸记录着城市变迁,见证着社会发展。无论是历史的沉淀,还是现代的繁华,都通过她成为这座城市宝贵的记忆。翻开这份报纸,总能感受到温暖与亲切。

如今,《郑州日报》迎来75岁生日。祝愿《郑州日报》在新时代谱写新华章,再创新辉煌。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