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红)昨日,记者从省疾控局获悉,河南启动2024年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今年,我省将在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办医院设立专兼职疾控监督员,推动打造预防、治疗、管理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模式,提升城市公共卫生安全治理水平。
探索建立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的重要任务。作为国家首批试点省份之一,河南去年选择郑州、洛阳首批试点,遴选111名专兼职疾控监督员分派至省人民医院等30家医疗机构,探索实施了逐级分层监督体系、协作区制度、设立实训基地等多项工作机制。
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我省将扩面开展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试点周期为12个月,预计到2025年6月完成。按照计划:今年,全省试点将推广至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每个试点市应至少选择2个县(区)作为试点区域。试点地区应当选择县(区)内传染病医院、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和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作为试点单位。每个试点市原则上选取不少于10家医疗机构。同时,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省级试点医疗机构并纳入属地管理。
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肩负哪些职责?我省明确,疾控监督员工作职责包括:协助传达疾控部门关于医疗机构落实医防融合、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要求和指令;对医疗机构落实疾病预防控制责任及相关业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执行指导,定期向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报告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开展情况以及相关重要事项;协助疾控部门调查处置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配合疾控部门调查处理违法违规行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