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做实做细信访工作 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见微知著·见证郑州深改】系列报道
一单到底通全球
“智慧货运”平台显身手
“链长”领好头
重点产业全链“加速跑”
万里为邻的 通关密码
我市积极应对新一轮降水
心窝飞出垌头歌
百日千万高校毕业生招聘 让更多青春的力量留驻郑州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心窝飞出垌头歌

(上接一版)终于,唱歌的“大部队”成立了,《歌唱祖国》《团结就是力量》等一首首歌曲唱起来了。从不会唱到会唱,从会唱到唱得好,村民唱歌的水平和热情在高涨,嘹亮的歌声渐渐成为垌头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以前因为菜地和邻居嫂嫂闹矛盾,见面谁也不理谁,后来经常在一起唱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矛盾慢慢地化解了。”村民李爱芬说。而像她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正像村“两委”所期盼的那样,经常在一起唱歌,村里的情况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十几年不相往来的邻居握手言和了,说闲话、打麻将的现象基本消失了,唱歌仿佛是个融化剂,化解掉了村里原有的那些摩擦和矛盾,聚合起了大家建设美丽乡村的精气神。

唱歌唱出大名堂

唱歌,真的唱出了名堂,村民们把歌声唱到了央视《歌声与微笑》的舞台,唱到了郑州春晚、河南春晚。村民们愈加确信,“文化兴村”的道路走对了,干劲愈发足了。

后来,村民们不但唱歌,还自己写歌,排演歌剧,《垌头村村歌》《村规民约之歌》都是村民们写出来的。再后来,垌头村又建起了文化广场、书画院、文化长廊和垌头剧院,一幅发掘乡村文化、发展乡村旅游的蓝图已经铺展开来。

2019年,为进一步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运行机制,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下,垌头村文化合作社正式成立,至此,这个起初只有十几个人的农民合唱团,发展成了拥有603名社员、多项文化产业的“垌头村文化合作社”。

如今,村里不仅有合唱团,还有舞蹈队、秧歌队、乐鼓队、书画社等。社员们农闲时自己练、大排练,节假日进行公益演出。在文化合作社的组织下,垌头村农民合唱团相继编排了歌舞《朝阳沟新唱》、河洛大鼓《大鼓声声唱河南》等一系列深受村民喜爱、凸显本地文化元素的优秀文艺作品。

迄今为止,垌头村人人会的歌有100多首,还排演了200多人的大型诗歌剧《东方红》、大型沉浸式实景体验剧《再现朝阳沟》等。其中,《再现朝阳沟》仅2020年“十一”假期就吸引了上万名游客前来观看。逢年过节,垌头村三四天就能办出一台晚会。如今,垌头村已经举办了超千场的活动,连续八年举办垌头村春节晚会。

多年来,垌头村农民合唱团受到了中央、省、市各级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不断增强着村民的集体荣誉感。

如今的垌头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文化活动带动了乡村旅游,形成了集手工艺加工、小吃街、特色乡村民宿、研学基地等为一体的产业结构,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村民的日子甭提多美了!

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如果说垌头村找对了发展路子,那么如今,垌头村的乡村文化有了新活力,跑出了文化兴村、乡村振兴“加速度”。

村委班子成员全力参与垌头村发展建设,在村里当志愿者,与村民一起编节目、写剧本,办起了乡村文化合作社,将合唱文化、豫剧文化、民俗文化、功夫文化等传统文化与乡村产业相结合、再创新;编导首部大型农村实景演出《再现朝阳沟》,进一步扩大垌头村“会唱歌的村庄”品牌影响力;为村庄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文化业态丰富等出谋划策、多方聚力;四处辗转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筹资,建成垌头村大剧院,使垌头村产业振兴迈出一大步。

“流汗出力向未来呀,越唱心里越快活”,正如村民唱的,垌头村正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如果你有时间,来这里听一听村民“心窝窝里飞出的歌声”,品一品这回味悠长的乡村振兴曲吧!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