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见微知著·见证郑州深改】系列报道
一张民生答卷的 行动密码
方便就医“微改革”
服务患者“大民生”
“三个三”心育模式
为孩子心灵成长撑起“伞”
应对雨情城管部门 启动应急预案
薪“火”精神代代传
河南13人入选今年 大国工匠培育名单
一曲回荡朝阳沟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曲回荡朝阳沟

(上接一版)杨兰春想到村上有座朝阳寺,村里沟沟坎坎也多,就说,叫“朝阳沟”吧!

《朝阳沟》主题鲜明,唱词通俗流畅,唱腔设计优美。一经公演,立即受到好评。1963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将其拍成戏曲艺术片,风靡全国。

当时,这里还不叫朝阳沟,叫曹村。历史上曾叫曹家湾,是曲剧《卷席筒》的发生地。千百年来,这里在周围乡邻中,就以戏闻名。早在清朝光绪年间,群众就自发在村里集资建起大戏楼。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对新生活充满热情,村里一下子就成立了两个剧团。

为了表达对《朝阳沟》的热爱,1974年,根据群众意见,曹村大队党支部向上级党委写报告,曹村改名为朝阳沟。

戏里戏外 情缘不断

1978年,《朝阳沟》第二次进京演出。演出归来,杨兰春带着省豫剧三团演员直奔朝阳沟“探亲”。村民纷纷打扫房子,磨面烙馍,迎接他们的到来。演职人员一下汽车,村民们就一拥而上,热情地握手拥抱,互相问候。方圆几十里的群众,听说后都赶来朝阳沟看大戏,连续几天人山人海,老百姓们过足了戏瘾。

时光荏苒,豫剧三团《朝阳沟》剧组的演员换了一代又一代,但他们始终没有忘记朝阳沟这个生活基地。村里人也忘不了他们,在村民编著的《朝阳沟的故事》一书中,他们以“荣誉村民”的身份一一在榜。

书里还有个“群星谱”,满满8页。第1页第一位是“赵保”,就是赵中岳的父亲赵景云,小名“大保”,因饰演包公成名,人称“黑脸王”。

“老有赵保响豫西,少有艺多誉中原。”群星谱最后一位是赵艺多,2011年,10岁的他一举获得梨园春第七届擂响中国擂台赛少儿组金奖擂主。

艺术魅力 代代传承

在朝阳沟村,因戏结缘的故事屡见不鲜。饰演“银环妈”的王巧玲,就是其中一位。

王巧玲并非朝阳沟本地人。她与朝阳沟的初次邂逅是在童年,家人带她来这里观看演出。“我一下子就被《朝阳沟》唱腔深深吸引住了。当时心里就不停赞叹,这出戏怎么这么好听啊!”

一心想学戏的她,后来上了家乡卢店镇的戏校。三年后,王巧玲开始登台演戏。后来,镇里成立了剧团,在老师的带领下,王巧玲又来到了朝阳沟。

“我们唱戏的都为能来到朝阳沟而高兴。”王巧玲爽朗地笑着,“村里人厚道,而且特别喜欢听戏。到朝阳沟以后,我们团有不少演出,在这里还结识了我爱人,我成了这里的媳妇儿。”

后来,王巧玲还受邀参加享誉全国的“梨园春”戏剧大擂台,并凭借《朝阳沟》一举夺魁。2006年12月,她出资成立了“朝阳沟艺术团”,带领村里的戏曲爱好者共同传承和发展戏曲文化。

“《朝阳沟》的影响早已超越了戏剧领域,成为河南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平时的文化娱乐,还有节日庆典活动,人们总爱请人演唱几段《朝阳沟》。”

今年55岁的王巧玲,还在抖音平台摸索着搞起了戏曲直播,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戏曲。

正是有了赵保、赵中岳、王巧玲、赵艺多这样一代又一代热爱戏曲的人,朝阳沟的戏曲文化一直有着很好的传承和发展。戏曲是朝阳沟的文化根脉,也是村民的骄傲。

如今的朝阳沟,已发展成为集戏曲、文化、旅游、研学于一体的特色村庄。村里建有杨兰春文化园、银环亭、拴保池等景点,两岸青山滴翠,水库碧波荡漾。

2021年,国家文旅部主办的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朝阳沟村录制,并在中央电视台循环播出。2024年,省文旅厅“咱村有戏”活动启动仪式在朝阳沟文化大院举办,“斗戏”大赛延至年底,进一步彰显了朝阳沟村戏曲文化的艺术魅力。

踏上水库堤坝,放眼望去,不远处的郑登快速通道上,朝阳沟特大桥横跨水库南北,宛若飞龙。桥上,车辆川流不息,仿佛在诉说着新时代的乡村变迁与繁荣。

“朝阳沟好地方名不虚传,在这里一辈子我也住不烦”……朝阳沟的故事,还在传唱。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