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郑风 上一版3
令人向往的桃源世界
云朵下面
月亮出来亮汪汪
《当燃》:书写重庆密密匝匝的烟火人间
说不尽的面条
意中人
龙 吟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说不尽的面条

♣ 薛宏新

在中国悠久的饮食文化长河中,有一种食物,它简单朴素,却千变万化;它穿越时空,贯穿南北,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情感纽带与味蕾记忆——这便是面条。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不仅仅是饱腹之物,更是情感的寄托,文化的传承,历史的见证。

面条的起源,如同许多古老的食物一样,难以确切追溯。但根据史书记载与考古发现,早在汉代,中国就有了类似于面条的食物——“汤饼”,这或许便是面条的雏形。随着时代的变迁,面条的制作工艺日益精进,种类也日益繁多。从北国的宽面、拉面、烩面、刀削面,到江南的细面、阳春面、拌面,再到川渝的担担面、重庆小面和新疆的拉条子……面条以其独特的形态和风味,遍布大江南北,成为中国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北国的广袤大地上,面条往往以粗犷豪放的姿态出现。陕西的奤奤面,宽如裤带,筋道十足,搭配上浓郁的肉臊子和鲜美的汤汁,一碗下肚,浑身暖洋洋的,仿佛能驱散所有的寒冷与疲惫。兰州拉面,以其“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椒油红)、四绿(香菜、蒜苗绿)、五黄(面条黄亮)”的独特风格,吸引了无数食客。每一根面条都蕴含着拉面师傅的汗水与匠心,轻轻一拉,细如丝线,入口爽滑,回味无穷。

相较于北方的豪迈,南方的面条则更显细腻温婉。江南的阳春面清汤寡水,却能将面条本身的麦香发挥到极致。简单的面条,撒上几片葱花、滴上几滴酱油,便能勾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而广东的云吞面,则是将面条的细腻与汤底的鲜美完美融合。云吞皮薄馅嫩,面条幼细如丝,汤底清澈而富有层次,每一口都是对味觉的极致挑逗。

手擀的面既要软和,又要筋道,能拿捏好这个分寸的,都算是面案上的高手。和面时能做到面光、手光、盆光者算是顶尖高手。

上手揉面,做面条的面团儿一定要偏干一点儿,如果太软,下锅一煮就烂,煮出来的面条不筋道。高筋面粉做出来的面团儿不太好揉,需要多揉一会儿才行;把面团儿揉光滑以后用保鲜膜包起来醒发20分钟,再揉。擀面团儿的薄厚程度根据自己的喜好而定,擀好后要在上面撒上一层薄薄的面醭以防薄面片儿粘连,然后将面片儿对折为约10厘米宽的长条,用刀切成宽、窄合己意的条儿即成。

白生生的面煮熟了,用筷子捞上一碗,上面浇上一大勺子做好的卤子,搅和匀了趁热吃,入口顿感滑溜溜、香喷喷的。

酷热的夏天,人多喜食凉面降温。煮好的面条儿过凉水,越凉越好。吃凉面时,菜要多,碗要大,抓上一把黄瓜丝儿,浇上两勺蒜醋汁儿,再来些咸菜豆瓣酱,搅和匀了,吃到嘴里,那叫一个香!

人间最美的事,便是搅和。能搅和到一块儿,就成了,搅和不到一块儿,就坏事了。原汤化原食,吃完面盛一碗老汤合着菜汁儿溜溜缝,完美一餐,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面条的口感如人生,酸甜苦辣皆有,只有用心品味,才能领悟其中的真谛。

身上五脏六腑只有胃对自己最忠诚,吃惯了啥饭食,走遍天南海北,活到地老天荒也不会变,总想寻找孩童时候的味道。当父母亲给孩子擀面条,是融进了慈爱,和进了父母的念想,细揉慢擀认真切,精心煮巧手烹,唯恐孩子们吃不好。因而,父母亲做的饭在儿女味觉的记忆里都是唯一的,一辈子也不会忘掉。

一个人,无论脚步走多远,只有家乡的味道最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器,一头锁定了工作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家乡。这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在味蕾上提醒人们,无论脚步多么匆忙,不管聚散悲欢,始终不能忘记故乡。突然间,我想起了操劳一辈子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禁不住泪湿眼眶,很多美好的回忆,也许最终会在记忆中消失。

面条,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面条象征着长寿与团圆。过生日时吃一碗长寿面,寓意着岁岁平安、长命百岁;逢年过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面,则象征着团团圆圆、幸福美满。这种习俗,从古至今,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记忆。

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面条依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与味蕾。无论是忙碌的上班族,还是悠闲的退休老人,一碗热腾腾的面条总能带给他们最质朴的满足与幸福。面条的千变万化,不仅体现在其种类与风味上,更体现在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与情感寄托上。每一根面条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段动人的故事,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品味。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