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3版:综合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记者 左丽慧 李居正 文 马健 图 如果说“空调、WiFi、西瓜”是应对夏季高温的法宝,在凉爽的博物馆参与文博活动是种什么体验?连日来,记者走访郑州各大博物馆,从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里、在欢声笑语的文博课堂上,记者发现了暑期新的“快乐密码”。 名额秒光 文博课堂火爆 “我们在边学边玩中体验了传统文化,拓展了在课上不曾学习到的历史知识,是一次难忘的假期之旅!”四年级的寇瑾参加郑州博物馆“暑期郑博 快乐成长”夏令营,穿上仪式感满满的马面裙,和小伙伴们一起答题、游戏,寇瑾常常雀跃不已:“如果明年还有这个活动,我一定还要报名!” 今年12岁的朵皓轩说到自己的收获也是眉飞色舞:“在‘御’那一节课上,我们学了古代马车上的零部件,比如在马车上放置的‘鸾铃’,它在马车行驶的过程中不仅能安抚马匹,还能通过铃铛震动判断车夫的驾驶技术。” “我同事的孩子参加的是郑州博物馆举办的第一期夏令营,听说收获很多,第二期招募的时候我就特别留心,专门设置了新推送提醒。”提到自己的“抢课”经历,市民曹女士连称“幸运”。 7月5日,郑州博物馆暑期夏令营第一期发布招募公告《暑期郑博 快乐成长|叮!您有一份来自3000年前的夏令营邀请函请查收》,一天报名满员;7月19日发布第二期招募公告的时候,就达到了“拼手速”的火爆。 而在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郑州市大河村考古遗址公园等文博场馆,“非遗传承·漆扇轻摇”、商都书院街“城市考古体验课堂”、“一‘扎’一世界:苏派盆景扎绑技艺体验之旅”、大河村研学课堂绘制彩陶等活动,都吸引了广大青少年纷至沓来。 精心策划 全员上阵“宠娃” “我们为到博物馆参加夏令营的孩子,准备了统一的传统汉服,开营、结营仪式,带孩子通过‘礼、乐、射、御、书、数’六大课程环节,体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郑州博物馆社教部社教专员赵桐介绍,家长早上送孩子、晚上接,博物馆提供精品午餐和午休服务,每个营员还有装着课程手册、纪念徽章等物品的“追梦锦囊”。 除了“暑期郑博 快乐成长”研学夏令营以外,郑州博物馆还举办了以青铜器铸造工艺为主题的“郑博讲坛”;“熠熠青铜‘晋晋’有味”探索课堂也带孩子沉浸式观赏山西两周青铜器,了解绵延数百余载的晋国历史文化。 同时,互动游戏、手工活动也成了此次博物馆文博活动的亮点所在。今年11岁的周周第一次在郑州市考古博物馆体验制作漆扇:“我感觉这个活动非常好玩,可以亲手制作五颜六色的漆扇,感觉很神奇。” 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小朋友在盆景工艺师的指导下化身为小小园艺师,手握剪刀与绑线,将创意与想象融入手中的盆景,创造出一件件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承载着他们对美的独特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参加研学活动的小李对自己的“创作”十分满意:“我要把今天制作的盆景摆在家里。” 收获满满 家长由衷赞许 郑州博物馆社教部社教专员赵桐介绍,博物馆的夏令营课程以古代礼仪、乐器、弓箭、车马、文字、天文知识为切入点,将悠久的君子之学与郑州博物馆特色馆藏、文物相结合,让孩子们获得与课堂完全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非常棒的活动,感谢老师们的付出!”“非常值得让孩子们去体验,收获满满!”在郑州博物馆微信公众号里,参与家长的留言令博物馆工作人员倍感欣慰:“除了‘暑期郑博 快乐成长’研学夏令营以外,我们还有以青铜器铸造工艺为主题的‘郑博讲坛’、熠熠青铜‘晋晋’有味探索课堂等。我们社交部全员上阵,来保证教学的质量、保障孩子们安全快乐的学习!” 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暑期随着各年龄层的学生群体相继放假,博物馆游迎来高峰。数据显示,6月以来,“博物馆”搜索热度环比增长61%。“今年暑假期间,郑州市多家博物馆倾情打造‘清凉一夏’文博暑期课堂,各博物馆依据场馆资源特点设计,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结合青少年特点开设特色课程,大、中、小学生均可免费参加。”郑州市文物局工作人员介绍,文博暑期课堂目前已开课,活动将持续到8月31日,孩子们不妨来“文博暑期课堂”清凉一“夏”。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