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武建玲 通讯员 郅文倩 文/图 当传统道路从“平面”变为“立体”,未来通勤方式可能变为“打飞的”,外卖小哥或许成为“外卖飞手”……打车软件、支付软件、应用软件等在内的空中服务平台将不断涌现——“低空经济”未来已来,万亿蓝海静待翱翔。 低空经济具有全数字化、丰富场景、多领域技术融合、绿色环保的特点,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作为国家级通航产业发展平台,郑州国家通航示范区将率先为全省低空经济发展搭建舞台,为有低空飞行梦想的人才提供栖息地,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激活人才引擎,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赋能,智慧应用新意不断 近日,在郑州上街区通航大厦,箱状的无人机自动机场缓缓打开,一架无人机从停机坪起飞,沿上街区主干道开展空中巡逻,无人机上高清摄像头拍摄的画面实时传回展示在大屏幕上,沿路情况一览无余。 另一架T40无人机则在荥阳市和上街区陆续开展无人机农林喷洒业务。无人机在蓝天翱翔,不仅能拍摄到田园风光,还能通过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实时监测农作物生长情况、土壤湿度和病虫害情况。农民只需轻点手机,就能获取详尽的数据报告,再也不用弯腰逐棵检查。 郑州鲲鹏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炬告诉记者,鲲鹏通航已在摄影摄像、现代植保、智慧城市、环境监测、测量测绘、公共安全等多个行业开展无人机技术应用服务,公司开发的无人机综合管理平台也在政府部门得到应用。 低空起航,政策扶持助力高飞 在全国低空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郑州市政府近日在深圳举办“豫粤携手,深郑共赢”——郑州市低空经济政策发布暨低空产业推介会。活动现场,郑州市正式对外发布了《郑州市加快培育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明确提出要积极申建国家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区,力争到2026年,引进培育无人机整机企业5家以上,产业链核心企业20家以上,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突破300家,低空经济产业规模超过200亿元。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更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围绕完善低空飞行保障体系、培育低空产业生态体系、构筑科技创新引领体系、打造低空标杆应用场景等,郑州市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涵盖鼓励重点项目招商和本土企业成长、支持建设低空经济特色园区和开设低空货运及载人航线、优化地面起降设施、实施人才招引等多方面,助力郑州低空经济“振翅高飞”。 着眼未来,聚力产业“新赛道” 把握政策机遇,发挥产业优势,郑州国家通航示范区在低空经济发展上强谋划、快行动。 作为河南低空经济的主阵地,郑州国家通航示范区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导,涉及低空飞行、航空旅游、通航服务、科研教育等众多行业,全产业链已逐渐形成。 目前,郑州国家通航示范区正充分利用低空经济发展基础优势,以“创新驱动、产业集聚、绿色生态、开放合作”为核心,谋划建设上街区低空经济产业园先导区项目。该项目产业模式定位为综合性产业园,采取“核心基地先导区+生产区+服务区”的模式,构建“研发+制造+服务+应用”深度融合的无人机产业生态系统,打造集设计生产、维修服务、展示交易、飞行培训及通航运营为一体的产业集群,以无人机产业作为低空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打造河南省无人机产业发展的最强“磁场”,助力上街区低空经济发展。 此外,为促进低空消费,郑州国家通航示范区还精心制定“先锋领航”研学攻略,广邀全市大朋友、小朋友共同探索神秘的航空世界。同时,聚焦旅游服务、应急救援、物资转运、农业生产、规划监测等方面定制“空中游览”“空中120”等专属航线,使用低空飞行器为社会大众提供快捷的交通体验和独特的观景体验。 下一步,郑州国家通航示范区将抢抓低空经济密集创新和高速增长的战略机遇,促改革、强龙头、提质效,以无人机综合运营服务中心建设为依托,提升“低空+”示范应用水平,推进“低空+巡查”“低空+应急”“低空+文旅”等常态化飞行场景赋能,打造低空经济领域典型示范应用,打造通航公共服务“强龙头”,发力工业级无人机“全链条”,健全低空服务保障“一张网”,全力争创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