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2版:要闻综合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上接一版)“原来只有积水至路面才能发现漏水,完全处于被动。”郑州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郑州水务集团在全市供水系统设置50多万个智能传感器(包括管网噪音记录仪、远传智能表、水质监测等在线监测设备),为城市供水系统装上“千里眼”“顺风耳”,也是名副其实的智能“网格员”,实现从源头到龙头全流程、全要素、全时空动态监测和实时预警,有效保证了城市供水安全。 通过漏损控制系统,能提前感知预警管道漏水,化被动堵漏为主动控漏。随着智慧水务建设的深入,郑州市公共管网漏损率降低至6.93%,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一屏观全域、一网统全局” 提高应急能力 8月19日,大学路(中原路—航海路)段围挡内,老旧管网改造工作有序进行。该段给水管道最早于1976年建成投入使用,材质老旧且超期超负荷带“病”运行,存在较大隐患,却承担着郑州市城区内南北向的主要供水任务。 根据郑州市政府关于老旧供水管网改造部署,改造时,郑州水务集团重新铺设了直径800毫米的主管及相应支管共计4300米球墨铸铁管,更新了安全性、可靠性强的管材,扩大口径,增强供水能力,提升区域供水品质。 老旧管网改造也是郑州水务集团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的一部分。据了解,今年郑州供水老旧管网改造已累计完成22.043公里。 在改造时,郑州水务集团在供水主管网路段设置了管网压力监测点。以往郑州市仅有几十个管网压力监测点,现如今每根管道的流量、压力情况在智慧水务系统一目了然,面对水厂检修、计划停水、突发漏水等影响供水时,都能做出科学分析,有效改善用户用水低压问题,用户水压有保障,基本消除了低压投诉,供水服务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此外,郑州水务集团智慧水务系统建立了供水管网在线水力模型及完善的应急处置全流程监控。通过模型的水力计算,将敷设在地下的供水管网数字化,把看不到的地下管网变成“看得到”,当出现应急事件时,水力模型可计算对用户的影响情况,辅助供水决策,提升对郑州市供水的智能调控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以智慧水务项目为基础,郑州水务集团对涉及的水务生产、经营、服务及管控等全流程进行研究建设,致力于打造全国供水行业一流的标杆式数字化平台。 记者手记 在市民用水更加安全、便捷的背后,是不断提高的供水服务。近年来,随着郑州水务集团智慧水务建设的深入,郑州市公共管网漏损率越来越低,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智能低碳水厂可做到远程操控,20项供水业务可网上办理、一次办成……数字赋能,更高效的管理和服务,旨在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用水服务,感受城市温度。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