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284名运动员出征巴黎残奥会
足协公布中国 U21国家队大名单
足协杯上演“鲁豫有约”
河南健儿斩获2金2银1铜
河南小将闪耀 航海模型青锦赛
场地自行车世青赛21日鸣枪
专家纵论新时代古都保护
黄松受贿案一审宣判
辜建明贪污受贿 单位行贿案一审宣判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时代古都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暨中国古都学会2024年年会在郑召开
专家纵论新时代古都保护

8月20日,由中国古都学会主办,郑州古都学会承办,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洛阳古都学会、开封古都学会、安阳古都学会协办的新时代古都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暨中国古都学会2024年年会在郑召开,来自北京、西安、杭州、南京、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八大古都的成员代表,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并就探讨研究古代城市、古都文化遗产保护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分享。

郑州入列中国八大古都有哪些难忘的经历、荣列古都以来取得了哪些成就?本次会议的“头脑风暴”有什么精彩观点?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员。

郑州入列八大古都“水到渠成”

“肯定郑州为第八大古都的决定性因素,是郑州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地位特别重要。”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李令福提出,多方面得天独厚的“实力”使得郑州“特别重要”,成为大古都“水到渠成”。

郑州曾经作过全国性一统王朝夏与商的都城,同时郑州在中国历史的早期发展阶段起过特殊的作用。在李令福看来,作为夏、商两大王朝早期的都城,郑州成为华夏文明的起源中心地,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可谓“得天独厚”——郑州商城作为商代早期建立的一座都城,至今已有3600年历史,其建筑规模之大、规划布局之严整、文化内涵之丰富,堪称当时世界之最。“以新郑郑韩故城为代表,郑州市域范围内存在着一个数量众多的古代都城群体。有人统计西周至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建都于郑州者已经超过20个。”李令福提出,郑州作为古都的时间较长,够大古都的资格,“学界认为,将商都180年加上郑韩之都175年,认为郑州大古都的积年为355年;郑州商城是商王朝早期的首都,而郑州是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两者在区域上的重合在中国古都发展史上具有特殊地位。3600年前选择的都城地址与今天城市完全重合。”李令福表示,目前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郑州市已经成功地加入“世界历史都市联盟”,为郑州市走向国际城市舞台开通了光明路途。

中国古都学会顾问、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副会长阎铁成也对20年前郑州成功入列八大古都记忆犹新:“郑州商城作为商代早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是中国古都发展史上一个不可替代的里程碑,在探索夏、商、周三代文明起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以商都为代表的郑州地区还发现了西山、新砦、古城寨、大师姑等一批古代城址,春秋战国时期的郐国、虢国、郑国、韩国等诸侯国也曾先后定都于此,这些都表明郑州所在地域存在一个庞大的古都群落,在中国古都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阎铁成回忆,2004年11月,中国古都学会在郑州召开了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 通过4天深入的学术研讨,100多位与会者一致通过郑州入列八大古都,“以确立郑州为中国大古都为标志,郑州商代早期的都城、夏代早期的都城、古国时期的都城得到确认并进入中国都城史序列,成为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坐标,中华文明的形成由距今3300年提前至5000年前,为延展中华文明的发展轴线做出了又一重大贡献。”

年轻“古都”成绩显著

郑州地处中原腹地,位居“天下之中”,在华夏文明起源发展中,以郑州为中心的嵩山地区孕育了连绵不断、传承有序的历史文化,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留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2004年11月,郑州在中国古都学会的支持和各地古都学会的帮助下,顺利列为中国第八大古都。

“20年来,郑州在古都文化研究、遗产保护与展示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郑州市文物局负责人介绍,郑州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六个大遗址片区之后,立即启动并完成了大遗址片区战略规划编制工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确定实施了“文物梳理建档”“传统村落保护”和“乡村记忆强化”等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并在全国率先开展考古前置改革、生态保遗工程和“百家博物馆”建设工程,构建“博物馆群+大遗址公园”全景式中华文明集中展示体系,有效破解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难题。近年来,郑州更是出台一系列制度文件,使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路线图更加清晰。

“2004年11月,郑州继西安、南京之后加入‘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为加入该联盟的第三座国内城市;创办会刊《古都郑州》,至今已连续出版75期,发放至全国20多座古都城市、100多个历史文化名城,在古都学界影响很大,也深受市民喜爱。”谈到加入中国八大古都20年来的工作,郑州古都学会会长张民服介绍,除参加中国古都学会主办的历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外,郑州还相继主办或承办了“嵩山文明与早期王都学术会议”“纪念郑州商城发现50周年座谈会”“纪念郑州商城发现60周年座谈会”“夏商周时期的中原与周边”“商周青铜器与金文研究”等多次重大学术活动,反响热烈、影响广泛;编纂《中国八大古都》《嵩山文明与中国早期王都》《郑州古都遗产保护与研究》等十多部著作,同时对郑州古籍典籍进行整理和研究。

新时代迎来新机遇

“在推进历史文明发现和研究的同时,我们应该让古都文化遗产走进现代人们生活,分享遗产保护成果,增强自豪感。”阎铁成表示,郑州文化遗产时间早、价值大,但读懂难和观赏性差,因此,用多种形式传播弘扬郑州历史文化遗产一直是古都郑州的追求。

对此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李小波认为,要让文化遗产走进大众生活,首先要树立文化的权威性、树立郑州最独特的IP,“还要通过城市发展展现出本地历史剖面,如郑州的黄帝时期、夏商周三代时期、秦汉时期分别处于什么状态?把这些精彩的点串起来,就呈现出了整个的历史风貌。”李小波还着重提出,“做文化一定要找到一个点,就是文化遗产与观众之间的关联度、引起情感共鸣的点,这样才能打动人、进入人们的心灵。”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方燕明也提出,要用现代技术、现代方式、现代语言传播文化遗产。如梳理文化遗产、确立其历史价值,建博物馆之城,展示解读丰富文物;利用各种传媒形式,宣传郑州历史文明。

记者了解到,当前郑州已编纂各类郑州历史文明图书百余种,系统地、图文并茂地向人们解读和介绍郑州历史文化遗产;拍摄了近百部专题片,通过电视、新媒体传播郑州历史文明。特别是编排的《风中少林》《唐宫夜宴》等以现代人最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文化、文物活起来,走进人们的生活,和人们互动,开创了新时代解读文化遗产与文物的全新方式,开启了用现代技术、现代方式、现代语言传播文化的新时代,在全国引起热烈反响——历史深处的郑州,在新时代一步步向人们清晰走来。

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相信在未来,古都郑州将仍继续夯实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带人们从郑州认识中国!

本报记者 左丽慧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