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人才总量290万人,在郑合作院士88人,累计认定支持高层次人才637人……一座城市人才数量的增长,是其吸引力和软实力的有力证明。 近年来,我市持续出台更新迭代的人才政策,聚焦人才的培养、引进、评价、待遇、使用、激励等关键环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企业注入人才、帮企业留住人才、助企业用好人才。 吸引人才 真金白银出实招 “2017年,我受聘担任校级特聘教授,6年来,政府、学校给我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让我在此安心科研。”中原工学院纺织学院王荣武教授告诉记者。 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遗余力服务人才。我市印发了《郑州市“一事一议”支持高端人才实施办法》,对全球顶尖级人才、旗帜性人物,“一事一议”提供个性化支持,最高可给予1亿元资助。 除了人才,高新产业创造的科创环境亦是人才择一座城的考虑因素。对此,我市聚焦服务保障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发展,对认定为4类高层次人才的,给予500万元、200万元、50万元、20万元的引才育才工作经费支持。 “我们遴选一批(重点企业不少于80%)40岁以下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博士),给予10万元经费支持;遴选一批40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人才领衔的创新创业项目,给予5万至10万元支持。”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郑州持续实施青年创新创业行动,延续青年人才生活补贴、首次购房补贴、创业支持、人才公寓配租等政策,5年引留100万名青年人才。 留住人才 工作生活两不误 今年3月,我市出台《郑州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博士)培养专项实施细则》提出,郑州将在3年内选拔培养100名左右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博士),给予每名培养人选所在单位10万元培养经费支持。 “公共服务方面,我们还对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随迁配偶按照对口相适原则予以妥善安置,暂时无法安置的给予每月5000元、最高6万元生活补贴。”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 研究生毕业两年的章艳每个月都能领到政府发放的千元生活补贴,“对于我们这种刚刚起步的职场新新人类,这笔钱真的给了我们很大心理安慰。” 据悉,从2022年起,我市就推出对毕业3年内(海外留学优秀人才毕业6年内)来郑工作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35岁以下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和技工院校预备技师(技师),给予最高5.4万元、3.6万元、1.8万元生活补贴的政策。 安居,才能乐业。我市推出人才安居工程,今年已高标准筹建人才公寓20.1万套(间),打造40家人才驿站。对在郑工作的省市4类高层次人才首次购房且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可按购房价格的50%,分别给予不超过300万元、150万元、100万元、50万元购房补贴。采取建一批、租一批、购一批的方式,筹集40万套(间)人才公寓,建立统一运营管理系统,实现快速高效配租,打造环境温馨、功能齐全的“人才之家”。 用好人才 厚植人才成长沃土 根据今年印发的《郑州市社会事业人才培养专项实施细则》,我市计划3年内遴选100名具有较强发展潜能的中青年人才进行重点培养,支持成长为省级、国家级专家。 “我们今年面向教育、医疗卫生、人文社科、文化体育、考古文博非遗、社会工作等领域,遴选一批45岁以下的优秀人才进行重点培养,给予20万元培养经费。”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在郑创业也有优惠措施,根据《郑州市创新创业团队项目实施细则》,最高可获得奖励2000万元项目资助。为了健全项目高效支持模式,市人社局不仅推行网上申报、评审,还对A、B类人才领衔的高端创业团队、高端创新团队分别给予最高2000万元、1000万元项目资助,对创业领军团队、创新领军团队分别给予最高500万元、300万元项目资助。 在畅通人才流动渠道上,我市为吸引省属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选派博士服务团到基层一线挂职,对服务团成员给予每月2000元生活补贴。 职称评价制度改革不断推进,让“田秀才”也能拿到高级职称——河南省豫玉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强,今年拿到了高级新型职业农民职称。 本报记者 李娜 陶然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