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郑风 上一版3
又是一阵秋风起
花生情结
宽窄巷走笔
秋高气和(国画) 王长水
《心游天地外》:传达中国艺术的美学精神
“编导”张择端的起承转合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编导”张择端的起承转合

♣ 刘一玮

张择端和18岁的天才少年王希孟一样,具有绘画才能,他们都是遇到了宋徽宗这个伯乐才得以一展才华,千古流芳。他们是时代的幸运儿,能够得到当时最高艺术大师“天下一人”的点拨,这是他们的福分,也是画坛之幸、东京之荣。《千里江山图》展示的是大宋河山的磅礴壮丽,《清明上河图》呈现的是大宋百姓的美好生活。

起初,张择端想要通过科举致仕。虽然他在山东省的“东武”小有才气,能写会画,放到现在适合到单位的文宣部门工作,编辑一份内部报刊或者设计制作一些宣传版面,虽不能富贵,却也可以解决温饱,有个稳定的收入。但是,张择端不是那种小富即安的人,他得陇望蜀,他志在京师,他要进军帝国的首都,想在那里创业谋生,毕竟京城机会很多。

于是,张择端就怀揣梦想“游学于京师”。按照北京大学邓小南教授的说法,游学京师不是说到东京城去旅游,它是有特指的。司马光在上书中提到:“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非善为诗赋论策者不得及第,非游学京师者不善为诗赋论策。以此之故,四方学者皆弃背乡里,违去二亲,老于京师,不复更归。”“昔者以诗赋取士,今陛下以经术用人,名虽不同,然皆以文词进耳。”显然张择端到京城不是旅游、不是休闲,而是带着考上公务员想成功上岸的理想来京师学习诗赋论策的。也不知道他参加了几次科考,总之没考上,“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辞赋论策都是有套路的,张择端所学的这些文化课,对他的专业发展非常有利。

我一度盯着《清明上河图》反复赏读,想着他一定是用了文学的手法把一幅长卷画成了一部电影。他或许是采用诗赋论策架构中的“起、承、转、合”来构思《清明上河图》的。起、承、转、合是一种逻辑关系。起即提出问题;承是分析问题;转则是换一个角度,甚至是从反面来进一步分析起所提出的问题;合则是对问题进行归纳与总结。它萌芽于春秋时期,完善在西汉时期。自西汉以来的诗歌,包括宋代定型的诗赋论策都遵守这四个方面的规律。元代范德玑在《诗格》中阐述了他对“起、承、转、合”的认识:“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明代,八股文承继这一做法,使其更为彰显。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起、承、转、合四字,起者,起下也,连合亦起在内;合者,合上也,连起亦在内;中间用承用转,皆顾兼趣合也。”

我们不妨打破赏析《清明上河图》长卷传统认知的“三段论”——凤头、猪肚、豹尾——“首段描绘汴梁郊区春光;中段描绘虹桥之景;末段描绘城内外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还有自东向西分为三部分——郊野部分、近郊部分和城内部分。

如果用诗赋论策中的“起、承、转、合”来分析会更有趣——画面从东京城的东南部开始,这是“起”,首先映入观者眼帘的是郊外田野,在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茅舍、老树、小桥、流水、扁舟。远处一队驮着货物的驴子沿着宁静的小溪向汴河走来。不远处,村落出现了,道路也逐渐宽广。远处有一队郊游者归来,男主人骑马、女主人乘轿,轿顶上还插着新折的柳枝,足见其游兴之浓。轿后跟随着骑马的、挑担的,为全画展开了序幕。

接着,画面沿汴河向西渐次展宽,由村落而至城关,临河的街道两旁布满了餐馆、饮食小店;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地卸货。这是“承”。

再向西去,接近虹桥,开始“转”了。河边停靠着许多大型货船。货船周围有的人在紧张地装卸货物,有一组纤夫正在用力地拉着一条大船缓慢地行进。一条大船已经行进到桥下。桅杆放倒,不好过桥,水手们正紧张地与急流搏斗。虹桥上则挤满了人,他们伏在栏杆上,正在围观这紧张的过桥场面。画面生动逼真,仿佛有喧哗之声从画面上传出来。这是画卷中最为精彩的部分,也是全卷画面的高潮。另一个镜头显示这条大船已从桥西露出半个船身,船头上的人表现出安然自得的神色,看来已经安全通过。

再往西去,汴河便转弯出了画面。经过两个十字路口,便出现了一段城墙和一座城门,这是“合”了。这在一般绘画的构图上是很难处理的场面。但是张择端不愧是位丹青高手,他大胆设计、巧妙处理,他在画面上画了一支骆驼队。画面上队首的第一头骆驼已经在城门外门洞口露出了半个身子。这支小小的骆驼队一下子就把被城墙阻隔的空间贯穿了起来。

仿佛一部纪录片的连续镜头一样,慢慢展卷看到的是一幅连续的画面,情节生动、人物形态丰满、故事扣人心弦。画家的构思匠心独运,实在妙不可言。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