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习近平就朝鲜国庆76周年
向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致贺电
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
致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慰问信
中原、中国、中华,我们从“中”而来
丰富业态拓展场景激发潜力
加快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小洋葱走向全国的“成长密码”
郑州调整部分住房 公积金贷款政策
返乡村官的三个“没想到”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立天地之中 ·为天地立心】系列报道
中原、中国、中华,我们从“中”而来
位于登封的周公测景台

本报记者 左丽慧 文 马健 图

开栏的话

“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等日前成功入列《世界遗产名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此次申遗成功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要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

作为位于郑州的世界文化遗产,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是中国先民独特的宇宙观和审美观的生动体现,以“天地之中”为基本观念而汇聚在中岳嵩山地域的礼制、宗教、科技、教育等建筑群,充分体现了人类杰出的创造力、营造智慧。“天地之中”也成为郑州城市IP的重要核心内容。

本报即日起推出【立“天地之中”·为天地立心】系列报道,全面展示“天地之中”所蕴含的宇宙观、哲学观、文化观,全面展现“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凝聚的文化和艺术之美、对后世深远的影响力。

你可知,中国为何叫“中国”?

你可知,中华为何是“中华”?

答案或许需要到历史深处寻找——在36亿年前地壳运动中就初见雏形的嵩山,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山峦之一,成为早期人类生活的乐园。周边遗址自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至公元前20世纪绵延不断,孕育形成了传承有序、链条完整的中华文明,使得中华民族文化心理上逐渐形成了以此为中心的集体意识。

嵩山东麓、黄河之滨的郑州,独特的区位优势搭建起宏阔的历史舞台。多元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政治、军事、科技、人文等诸多方面,谱写出壮丽的华章——由嵩山地区8处11项历史建筑组成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围绕着“天地之中”的精神内核,历经东汉、北魏、唐、五代、宋、金、元、明、清,绵延不绝,如同璀璨群星汇集于此,2010年成功入列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考古学家刘庆柱说,“中”是中国核心文化基因。读懂了“中”,就掌握了一把读懂中国的“万能钥匙”。在社会高速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需要手持这把“中”的钥匙,到时光深处追根溯源,知所从来;我们更需手持“中”的钥匙,明所往、创未来。

我们从“中”而来

全家福拍照时,家庭长者往往居中;重要活动中,核心人物居中;四合院堂屋,相对两侧厢房居中……生活中,我们每天对“中”日用而不觉。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资料部主任翁淮南看来,世界上产生的原生型文明众多,只有中国的文化体系从未中断,这背后,映照的是中华民族求“中”的文化传统。

科学家从自然地理的角度解答了郑州为“中”的必然——位于多种自然环境的交汇转折地带,山地、丘陵、平原皆备,气候适宜、水流充沛,郑州得以草木繁茂、万物勃兴,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更加适宜的舞台。随后登临的华夏族群,不但开始利用这种环境,还开拓出了这个舞台更大的优势,在万年历史长河中将郑州打造成了华夏文明的“天地之中”。

考古学家发现,古代帝王为了证明“君权神授”,往往选择离天最近的地方祭天拜地、建都立国——位居“天地之中”就意味着是全世界的核心和主宰。距今5300年的西山古城、4300年的新密古城寨等遗址的发现,记录了发生在嵩山脚下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使得这里不仅成为当时中国文明的中心,更让文化上“天地之中”顺理成章地附着于这一地区,在民族文化心理上刻下了“天地之中”的深深印记。

战国时期的清华简《保训》篇中记载的夏禹让商汤六世祖上甲微为其“求中”于嵩山;《周礼》载,周公为了寻找天地之中,在登封阳城“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确立了以此地为“天地之中”的宇宙观。 (下转二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