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河南中小企业含“科”量满满
新建住宅阳台排水管 要接入小区污水管网
2025年“国考” 河南招录1677人
“叶”与“根”的深情
留住老年人的“独家记忆”
郑州站点巴士再添“新人”
和美乡村的美丽蝶变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叶”与“根”的深情
——闽商“筑梦”在新郑

(上接一版)与钢铁、石材相比,闽商在新郑创办的食品企业最多。新郑市和庄镇神州路上,达利、闽盛与友臣都来自福建。其中河南达利2011年建厂,是新郑食品产业首家闽商规上企业。

河南达利常务厂长关卿说,集团全国十几家工厂,年销售额最高达千亿元,是食品行业领军企业。新郑吸引企业的,是区位优势与营商服务,以及周边面粉、鸡蛋、食用油等原材料采购便利。闽商的聚集,让食品产业成为新郑优势支柱产业,新郑现有相关企业200多家。

把这里当成老家

“到新郑就是回老家。”今年农历三月初三,刚参加了拜祖大典,友臣集团总裁游晓文就赶场参加项目签约仪式。他的福建老乡在新郑办厂,对新郑并不陌生,自己已把新郑当成老家。

观音寺镇是新郑南部传统农业镇,出生于闽东的陈安平两年前创办镇上首家食品厂。“从郑州三环到四环,再到郑密路,从手工作坊到标准化车间,观音寺镇是第四座厂房。”陈安平说,族谱上记载他祖籍河南,如今他和妻子孩子在郑州定居,新郑也是他的家。

闽商与新郑,犹如叶与根。“新郑有大小闽商数百家,人数过千人,涉及众多行业。”新郑市有关负责人说,新郑拿出诚心诚意支持闽商发展,先后组建企业服务中心、采用“节点工作法”以智慧化技术督导闽商项目运行,以及推行“企业宁静日”“企业家恳谈日”“政校企产学研合作”等多项制度。

当前,新郑正持续深化改革,围绕现代食品、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两主一新”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工业立市、制造强市。闽商是其中举足轻重的力量,当地有关部门正就此开展调研撰写报告,酝酿出台相关支持措施,力争像对待亲人一样,助力闽商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