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习近平抵达喀山出席金砖 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
习近平向越南新任 国家主席梁强致贺电
习近平同俄总统普京举行会晤
习近平会见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
努力把黄河河南段建成文脉河观光河幸福河
郑州科技馆(常西湖馆区) 月底开馆试运营
郑州楼市“金十”表现不俗
郑州航空物流“本领提升”
今天又来一波消费券 准备好撸起袖子开抢
招商引资 “长藤结瓜”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介绍我省如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努力把黄河河南段建成文脉河观光河幸福河

本报讯(记者 苏瑜)郑汴洛安四大古都占据河南文旅“半壁江山”;黄河文化主题相关作品网络传播量超百亿;打造沿黄世界级大遗址走廊,培育“夏商文明研究”等考古重大项目……10月22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介绍我省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方面的有关情况。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河南全面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坚持“高标准规划、系统性保护、创新性发展”,奋力谱写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河南篇章”。通过构建“一核三极引领、一廊九带联动、十大标识支撑”的总体布局,加快建设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探源地、实证地、体验地。致力于守护赓续历史文脉,织就遗产“防护网”;研究阐释文化价值,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河南正努力把黄河河南段建设成为连通古今的文脉河、近悦远来的观光河、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守护赓续历史文脉

织就遗产“防护网”

河南是黄河文化孕育、形成、发展的集大成之地,是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

目前,黄河文化资源普查全面完成,共梳理出7042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947项省级以上非遗项目、488个重大文化遗产,建立了黄河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殷墟、隋唐洛阳城等7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先后建成开放。打造三门峡—洛阳—郑州—开封—安阳沿黄世界级大遗址公园保护走廊。建成开放中国文字博物馆二期、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新馆、庙底沟仰韶文化博物馆等,形成黄河文化博物馆群落。

加快构筑黄河文化研究高地,研究阐释文化价值——成立了夏文化研究中心,组建了黄河文化研究院、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研究院,重点建设国家夏商文明考古研究中心。

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着力突破“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郑州双槐树、开封州桥遗址等相继入选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河南入选总数达55项,在全国遥遥领先。此外,还成功举办了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世界大河文明论坛,重磅推出豫剧现代戏《大河安澜》,让黄河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

据了解,我省14个省辖市黄河区域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共有51172处,其中7042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纳入黄河区域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数据库。在开展黄河文物保护、活化利用方面,成果丰硕,5年来我省共有3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挂牌,有4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获准立项建设,有7座考古遗址博物馆建成并对外开放。

博物馆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升全社会文化自信等方面的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二里头、殷墟等重点博物馆相继建成开放;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协同发展;5年来共有28个陈展项目荣获全国性或国际性展览大奖。(下转二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