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登封走出山区特色振兴路
精准实施三大核心策略 促进楼宇经济提质增效
开展“三送”服务 助力乡村振兴
深入实施“1+2+3+4”工作模式 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
“爱心驿站”给群众一个温暖的“家”
中牟县 20余万亩大蒜长势良好
新密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做好做优“土特产”
登封走出山区特色振兴路
登封土特产品展销会吸引众多客商

本报记者 李晓光 通讯员 宋跃伟 付正蓬 文/图

君召芥菜、告成红薯、景店小米、石道黄精……在登封市,这些看似寻常的土特产,正越来越多地出村进城,成为市民的“伴手礼”、游客的“抢手货”。

近年来,登封市立足自身山区多、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通过种植中药材、红薯、芥菜等特色农产品,做优做强“土特产”,走出了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薄土地里长出“金疙瘩”

时值深秋,又到了芥菜(芥疙瘩)收获的季节。10月23日,登封市君召乡海诸村村民冯帅创一大早就来到自家的芥菜地里,察看芥菜生长情况。“再过几天就能收获了,现在是最关键时期,得紧招呼着,不能让芥菜得根腐病,要不这季都白瞎了。”连日来,冯帅创天天在地里精心侍弄着他种植的这些“宝贝疙瘩”。

今年41岁的冯帅创种植芥菜已有七八年的时间。“芥菜生长周期短,管护也简单,关键产量很高,效益也不错!”提起芥菜种植,冯帅创兴奋地算着这笔经济账。“今年我种了10亩芥菜,预计能产5万多斤芥疙瘩,按照给公司签订的合同价格,这季芥菜能收入4万多元。”

用登封芥菜加工的芥丝,有独特的汆味。特色就是卖点,作为登封市农业龙头企业之一,小仓娃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正是依靠本地特色鲜明的芥菜原料优势,迅速发展壮大。

“我们公司自有芥菜种植基地100多亩,采取公司+农户形式,还与周边乡镇村民签订了订单种植协议。”小仓娃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与周边1000多农户签订了芥菜种植收购合同,每年收购芥菜500多万斤,每亩大约能为村民增加收入2600余元。

嵩山黄精成全国“名特优新”

登封市石道乡因地处山区,南北皆为山脉,土壤比较薄,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为村民找出致富路?

据记载,早在宋代,药物学家苏颂就说过,黄精南北皆有,以嵩山、茅山者为佳,被当地人称为“仙人余粮”。嵩山地区气候很适宜黄精生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我们就把发展黄精种植作为全乡的重要新兴产业,并探索‘粮药套种’‘林药套种’等多种种植方式。”石道乡党委负责人说。

在石道乡陈家门村高坡建成的嵩山林下黄精数字化产业基地,附近的村民正在忙碌地种植黄精。“现已林下种植黄精500余亩,意在通过数字化技术的精妙有效运用,达成中药材的林下仿野生种植,促使嵩山黄精等珍贵中药材回归山林的怀抱。”产业基地负责人介绍,林下黄精种植基地项目,总投资1.2亿元,分三期进行,主要以林下有机黄精为核心,通过2年到3年时间的经营发展,把该项目打造成集林下有机黄精数字化种植、销售、加工、文旅、康养民宿等于一体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

据了解,登封嵩山道地中药材黄精被列入2024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目前全市种植规模面积达1575亩。

岗岭坡上的致富“薯”

霜降时节,在登封告成镇茶亭沟村附近的红薯种植基地里,村民们正在刨挖红薯……

告成镇茶亭沟村地处岗岭,土地多为红褐色沙土地,水利条件较差,因独特的地质条件,种植耐旱的红薯却得天独厚。 “茶亭沟红薯,生吃甜、脆,烧烤后更是香软面甜,深受消费者喜爱。”茶亭沟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介绍,茶亭沟村过去一直大面积种植红薯,但上个世纪90年代初,由于种植技术和市场销售等原因,红薯种植面积大幅度缩减。2007年,茶亭沟村“两委”在经过市场调查后,开始恢复红薯种植传统,并成立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红薯交易市场等,大力发展红薯种植产业。告成镇也因势利导,建立了以茶亭沟村为中心,辐射告成五度、竹园、贾沟、八方、森子沟等周边村庄的“优质红薯生产示范基地”。2013年,“茶亭红薯”通过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目前,仅茶亭沟村就种植红薯600余亩,带动农户200余户参与。建成农副产品仓库388平方米和茶亭沟红薯超市258平方米。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余万元。”茶亭沟村委负责人说。

登封在做好“土特产”文章的同时,还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休闲观光等,推进农业与工业、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目前,该市特色农产品加工转化率80%以上,文旅纪念品种类超过70种,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