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数字郑州”建设步伐稳健向“新”而行
河南房地产市场呈现积极变化
郑州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实现“即考即发证”
9个重点行业加码“人工智能+”
前三季度全省快报企业 研发创新投入保持增长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数字经济总体规模突破7000亿元、入围2023年度全国智能制造城市20强……
“数字郑州”建设步伐稳健向“新”而行

本报讯(记者 董艳竹 王璇)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当前,我市数字经济发展情况如何?10月29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了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河南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提到,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市累计建设5G基站53921个,千兆光网实现乡镇以上全覆盖;积极融入国家“东数西算”战略,率先建设“中部地区第一张城市算力网”;数字经济总体规模突破7000亿元,成为经济发展重要支撑……“数字郑州”建设步伐稳健、向“新”而行。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推进

2022年3月1日,《河南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正式施行,明确规定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数字产业化发展等举措,为我省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条例》实施以来,我市贯彻落实情况如何?今年8月至10月,市人大常委会成立执法检查组,先后赴高新区、二七区、郑东新区等地实地检查,全面了解我市《条例》实施情况和“数字郑州”建设情况。

就执法检查结果看,我市对标对表严格落实《条例》规定,坚持以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通过夯实数字经济发展根基、鼓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着力发展数字核心产业、加速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提高数字化治理水平、强化数字经济安全保障等举措,各项工作成效明显。

报告提到,我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推进。推动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打造5G精品网络,截至今年上半年,已完成投资5.69亿元,累计建设5G基站53921个,千兆光网实现乡镇以上全覆盖。持续实施郑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联点提升工程,总带宽达到4000G,互联网网内、网间平均时延分别居全国第一位、第三位。

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工程、“嵩山”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等算力项目建设。建成各类数据中心38个,算力规模达6200P。

积极融入国家“东数西算”战略,与甘肃庆阳和新疆哈密签订《郑庆哈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率先建设“中部地区第一张城市算力网”。

同时,着力布局融合应用基础设施。建成全市统一政务云,初步构建了政务网、物联网、视联网、治理网“四网融合”的政务网络体系。推进新城建一期项目建设,加快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智慧停车升级和智慧照明等项目建设进度。

公共数据服务效能再提升

公共数据在便利群众办事、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聚焦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我市推出了系列有力有效举措,并取得一定成果。扩大公共数据开放方面,实行公共数据供给负面清单管理,逐步扩大公共数据开放范围,初步梳理275项数据负面清单,清单外一律供给。围绕金融信贷场景需求,向授权运营主体提供户籍、婚姻、不动产等8类公共数据。

推动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方面,打通对接101个政务数据系统,搭建郑州市教育大数据中心,建立市医疗卫生信息化数据标准体系、市公共大数据监管平台,推进数字城管平台与12345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市网格化治理平台融合,实现自然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库动态更新,极大提升了公共服务效能。

打造数据交易平台方面,成立郑州数据交易中心,打造了集“产品登记、在线交易、在线交付、交易监管”功能于一体的数据要素综合服务平台,构建了12个数据要素流通业务子系统,覆盖数据资产登记、交易、评估、合规监管和交易激励分配五大功能模块。2022年运营以来,累计完成数据交易569笔,实现交易额超14 亿元。

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数字产业化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先导力量。报告提到,近年来,我市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数字经济总体规模突破7000亿元,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优势产业实力进一步增强,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迅速,今年上半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同比增长13.5%,统筹推进“芯、屏、网、端、器、用”全链条发展,初步形成了智能手机、先进计算、传感器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软件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今年上半年,全市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8%。新兴数字产业发展迅速,电子商务产业繁荣发展,培育国家级数字商务示范企业3家。数据交易规模持续扩大,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数仓、数纽”。

市场主体培育取得新成效,通过分类建立企业培育库,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等措施,推动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培育出信大捷安、汉威科技、致欧家居、UU跑腿等一批本地知名企业。数字经济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建成智慧岛数字经济产业园、河南省信息安全产业示范基地等12个数字经济重点园区,全力推进中原算力谷、郑东新区算力产业园、高新区图灵小镇、郑州元宇宙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建设。

入围全国智能制造城市20强

数融百业,智领千行。我市产业数字化加速赋能。报告提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面,我市持续实施“智改数转”行动,加快新型数据中心、智算超算中心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电子信息“一号产业”, 入围2023年度全国智能制造城市20强,位居2023年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17位。积极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首批152家试点企业全面开展数字化改造,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成本平均降幅30%以上。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平台功能,为企业提供工艺及能耗管理、流程控制优化、智能生产管控等服务,天瑞信科入选国家双跨平台,5家企业获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认定42家市级制造业数字化服务商,17家企业入选河南省制造业数字化服务商,占全省数量90%。

多领域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我市积极推广数字化平台、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建成数字乡村示范试点37个,在全市149个乡镇(办事处)推广使用农经信息一体化平台,自动化监测、智能灌溉等物联网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大力推动数字经济与服务业融合,物流服务业快速发展,建设空港型、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承载城市。加快推进商业数字化转型,智慧商业建设进展迅速,二七商圈被评为我省首个国家级示范智慧商圈;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建设一批直播电商产业基地,培育引进一批MCN机构和网红品牌。创新平台建设有序开展,目前我市累计建成省级实验室13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6家。

“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速发力

数字化治理已渗透到公共领域的方方面面,如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我市持续探索并取得了实际成效。报告提到,我市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聚焦企业群众“急难愁盼”,积极推动30项“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落地实施,扩大“跨省通办”覆盖区域,拓展“异地代收代办”。建设全市涉企涉民资金兑现“一张网”,截至目前,已直接兑付资金5.95万笔超90.42亿元。打造郑州市一体化电子监察平台,实现政务服务全时段、全流程、全方位监管。

聚焦医疗、教育、住房、民政等重点民生领域,打造多元参与、功能完备、安全可靠的数字化生活网络。大力推进远程诊疗建设,建成远程诊疗中心23个,累计开展远程诊疗1000余万例。加强文旅云平台建设,推广文旅惠民产品。建设智慧环保平台,实现重点污染源“动态监控、AI巡逻”。

推动城市管理模式创新,以“数字城管”建设为牵引、智慧城管一期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强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治理,建成包括监督指挥、服务热线、信息采集等子系统在内的数字城管应用系统,数字城管平台和市网络化平台实现深度融合。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