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生姜采收忙 带来好“钱”景
表彰先进树典型 引领文明新风尚
山村公路建设“加速度” 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
以练促防 共筑平安
慰问抗美援朝老兵 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荥阳象棋赛事佳绩频出
危墙变“新墙” 筑起居民“安心墙”
小改造大守护 托起老人稳稳的幸福
网格员变身“代送员” “热乎饭”暖胃更暖心
推动“四上”入库纳统 共促经济高质量发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生姜采收忙 带来好“钱”景

本报记者 卢文军 通讯员 刘月鸣 文/图

时下,正值生姜收获季节,中牟县万滩镇李显吾村首次种植的22个生姜大棚生姜迎来采收期。基地负责人朱小开正带着工人趁晴好天气采收生姜(如图),大家动作麻利、欢声笑语,饱满的生姜展示着丰收的喜悦与美好“姜”来。

走进生姜大棚,新姜特有的气味扑面而来,齐腰高的姜苗郁郁葱葱、茎粗叶肥,长势甚是喜人。朱小开推着松土机将田垄犁松,姜农们有的弯着腰忙着拔姜,有的蹲坐着,手戴橡胶手套,一手拿着刚挖出来的生姜,一手拿着剪刀熟练地将金灿灿的生姜去秆、除土。看着地上堆着的生姜,农户脸上露出了丰收的喜悦。

据了解,该生姜基地的建设源于一次“乡贤座谈会”。一位乡贤说他在山东种植生姜很有前景,朱小开听说后上了心,不久便到山东考察学习,最终决定种植“莱芜大姜”,俗称“老面姜”。该品种产量高、品质好、纤维少,辣味较片姜略淡,市场占有率大。“第一次种姜,周边也没有先例,湿度温度都把控不好,我把山东的技术员都请来了,就住到我们基地手把手教学,镇里面还帮我请来了郑州市蔬菜产业科技特派员,为我讲解生姜种植及养护等专业知识。”朱小开说,目前生姜已进入收获季,虽然是第一年种,但长势很好。今年他一共种了15亩,每亩平均产量有7000多斤,批发价一斤能卖到3.5元,收入还是比较客观的。

生姜给种植大户带来了好“钱”景,也为赋闲在家的村民带来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据了解,生姜从种植到采收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有效实现了季节性务工增收。

近年来,万滩镇立足自然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致富增收的重要抓手,鼓励种植户发展特色产业、特色产品,促进农业增效、群众增收。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