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1版:封面 |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记者 刘伟平 景静 朱翔宇 每天不到中午,绿云社区的便民食堂就热闹起来。在“巧厨娘”们的操作下,后厨阵阵饭香扑鼻而来。准备就绪后,就餐的居民纷纷前来,边就餐边夸赞:“干净卫生味道好,主要还便宜,咱居民吃着放心!” 这是二七区淮河路街道绿云社区“网格+项目+志愿服务”工作成效的缩影。除了便民食堂,小区设施更加完善、居住环境日益提升、民生服务不断创新……近年来,绿云社区通过建立网格化治理“136”工作模式,聚焦最小细胞单元治理,汇聚各方力量,形成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幸福绿云模式”,彻底挥别之前的脏乱差,逐步成为居民心中的“幸福社区”。 创新志愿项目 增进民生福祉 绿云社区成立于2003年10月,辖区面积0.5平方公里,拥有15个楼院和95栋居民楼,其中10个楼院为无主管楼院。(下转二版)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