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黄河文化月 2024中国网络文学论坛 上一版3  4下一版
网络作家要真正扎在生活的深处
中国网络文学创作水平整体在提高
郑州深厚的文化历史提供了丰厚素材与灵感
网络文学作品成为全球文化传播新途径
读者的期待和互动是支撑创作的动力
保持初心才能创作好的作品
想让作品影响治愈更多的人
坚持“写点不一样的”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王婉波:
郑州深厚的文化历史提供了丰厚素材与灵感

“当前,网络文学创作呈现出多样性、类型化、互动性和商业化并存的显著特点。从创作主题看,网络文学正从单一类型的叙事向多元化内容扩展,不仅包含传统的玄幻、言情等类型,还涉及科幻、历史、现实主义等多样题材,特别是现实主义题材的崛起,体现出对社会议题的深度介入。”11月29日,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王婉波在2024中国网络文学论坛上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作为网络文学的研究者,王婉波对网络文学的发展现状和时代特点有着深入的研究。

王婉波认为,不能简单以传统文学的标准来衡量网络文学的质量,而是要关注其在大众文化领域的创造力、在特定群体中产生的共鸣以及其所承载的社会功能;优秀的网络文学能够以通俗的形式传播深刻的思想,以丰富的想象构建跨文化的叙事空间,以贴近现实的方式反映社会问题,这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维度。

当下,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学作者将目光转向了现实。在王婉波看来,郑州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深厚的文化历史为网络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厚的素材与灵感,放眼全国,郑州的文化特质对网络文学的产业化发展与文化传播也具有一定助力。

“郑州作为全国物流与信息流的重要枢纽,其战略地位赋予了网络文学新的传播可能性。”王婉波表示,网络文学作为数字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高效的传播路径与区域文化资源的支持。郑州在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结合方面的探索,如黄河文化与旅游、数字出版、微短剧等的结合,为全国网络文学在文化资源转化与产业链延展方面提供了一定借鉴路径。这种结合不仅促进了网络文学的本土化创作,还在跨区域文化传播中增强了其文化辐射力。在未来发展中,郑州的文化资源若能进一步与网络文学结合,推动具有中原特色的文学IP开发和全球化传播,不仅有助于提升郑州文化软实力,也将为全国网络文学创作提供更丰富的实践样本与思想启发。

本报记者 左丽慧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