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高效办成一件事” 中原区创新实践
入选全国政务服务经典案例
中牟将建科技金融超市
荥阳聘任15名 政务服务社会监督员
“粉”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不断优化完善“政企码” 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举办幼儿机器人竞技赛 助力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
中牟22万亩冬小麦长势良好
聚力解决难点痛点 助力经济健康发展
公益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粉”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本报记者 李晓光 通讯员 罗骏腾 文/图

冬季,是红薯粉条上市的黄金季节,也是制作红薯粉条的关键季节。昨日,登封市石道乡后河村村民们正忙着将收获的红薯经过道道工序加工成晶莹剔透的粉条。阳光照射下,一排排正在晾晒的红薯粉条(如图)和忙碌的村民,构成后河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红薯粉条作为传统美食,长期以来深受后河村村民喜欢,很多村民每年都会自制一些红薯粉条,供自家人和亲朋好友食用,积累下了制作红薯粉条的传统技术。后河村“两委”结合这一资源特点,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确定发展红薯粉条加工这一产业。发动农户种植红薯550亩,年产红薯100多万公斤,同时整合村内红薯粉条零散作坊23户,邀请农业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并引入现代化加工设备提升产能。

如今,后河村已形成集种植、加工、包装等为一体的红薯粉条制作全产业链条,在制作过程中严守传统工艺,确保红薯粉条的纯正口感。据了解,2024年后河村预计加工生产红薯粉条5万公斤,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创造就业岗位70余个,帮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我们将继续围绕红薯粉条这一产业,在规模生产、特色加工、网上销售等方面集思广益,努力让红薯粉条生产成为后河村经济腾飞的‘新引擎’,‘粉’出我们乡村振兴的新画卷。”后河村相关负责人表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