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提升思政课实效 讲好新时代故事
我渡“南水”过江河
河南交出“一老一小”民生答卷
握牢方向盘 绷紧“安全弦”
“樱”红映碧纱 娇艳似“桃”花
转型升级表现“优秀” 高新区入选省级试点
500名的哥当选文明之星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河南交出“一老一小”民生答卷

(上接一版)

53个脱贫县农村婴幼儿可享免费营养包

为了让城乡儿童享受到同样的健康保障,2017年以来,我省连续8年将“预防出生缺陷免费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纳入民生实事。对全省53个脱贫县农村地区6~24月龄婴幼儿每天免费发放营养包,改善儿童营养和健康状况;持续强化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儿童营养干预和口腔保健,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生长迟缓率分别降至1.08%和1.03%,肥胖率和贫血率分别降至3.42%和5.21%,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

“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线上办理7.5万余件

为了让群众办事“少跑腿”更省心,今年上半年,河南卫生健康、公安、医保、人社、疾控等多部门合作,将出生医学证明办理、预防接种证办理、出生户口登记、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登记、社会保障卡(电子社保卡)办理、生育医疗费支付、生育津贴支付、科学育儿指导服务等8个事项通过信息系统联通,集合成为 “一件事”,办事群众通过“一张表格,一次申请”,就可实现“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一网通办。

统计显示,自5月27日“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新系统上线以来,截至目前我省共线上办理75000多件。

全省三级托育服务中心体系初步形成

为了让群众获得质量可靠、就近就便的托育服务,近年来,河南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我省持续增加投入,持续扩大托位供给。

数据显示,2023年,河南省总托位数达30万余,千人托位数3.03,超额完成国家目标。2024年截至目前,我省现有托位数已达36.7万个,预计年内可以完成千人托位数3.8的年度目标。截至目前,河南省三级托育服务中心体系初步形成,挂牌成立省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1个,市级18个,县级26个。

按照河南省“十四五”托育发展目标,我省将持续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计划到2025年,全省所有城市社区托育服务覆盖率达到90%以上,力争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6个,托位数总量达到45万个。

推进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

聚焦老年人健康需求,我省加快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推进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扩大医养结合服务供给,大力推进“医中办养”“养中办医”“两院一体”“医养协作”等多种形式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目前,全省医养结合机构536家,设置床位7.2万张,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合作4093对,实现了县级行政区医养结合机构全覆盖、医养签约全覆盖。

另一方面,不断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能力,建立智慧化医养结合质控平台和四级质控网络,实施医养结合机构“三级五等”等级评定。计划自2023年起,用五年时间打造医养结合、安宁疗护等基层实践样板各100个。同时,创新服务模式,构建医疗机构—社区医养服务中心—社区医养服务站—家庭的“全链式”服务网络,推行“医防康养护”一体化服务,目前已在37个县(市、区)230个社区(乡镇)推广。

“敲门”行动服务失能老人23.2万人次

慢性病多发、功能减退、失能失智等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对老年健康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省创新服务方式,推进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推行家庭病床,实现“病床设在家、医生走上门”;开展“豫健护理到家”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专业护理服务。

今年6月起,河南在全省范围启动失能老年人“健康敲门行动”,即依托家庭医生团队,为失能老年人提供免费上门康复护理服务与健康管理指导。截至目前,已为失能老人免费上门服务23.2万人次。

明年全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率要超九成

为加强老人健康管理,我省不断做实基本公卫老年健康服务项目,上半年全省65岁以上老年人建档率97.2%,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57%。同时,我省实施系列健康促进行动,扩面开展老年心理关爱、口腔健康、营养改善、痴呆防治等行动,完成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和分类干预2.7万余名,不断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

按照计划,2025年,我省将引导各地新建、改扩建、转型发展老年医院、康复医院,加快老年医学、安宁疗护规范化发展,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比例达到85%以上,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率达到90%以上。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