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紧紧围绕建设“三区一中心”的战略定位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
盛世濠江写新篇
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抓集群抓链条抓新经济抓特色经济
以真招实招为经济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坚决打好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推动高质量发展
11月全省经济延续稳定向好态势
中科清能自主知识产权
5吨/天氢液化装备成功下线
95岁“少林飞僧”的功夫人生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2025年元旦放假安排的通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功夫郑州奇遇记系列报道
95岁“少林飞僧”的功夫人生
九十五岁高龄的释永汉在展示大刀技艺 本报记者 徐宗福 摄

本报记者 杨丽萍 袁建龙

“我左手一式太极拳,右手一剑刺身前,扫腿这招叫清雪,破轻功飞燕……”你的心中是否有过一个大侠梦?你好奇武侠小说中的大侠现实中真的存在吗?你想不想知道普通人成为大侠需要几步?近日,记者一行携“书剑”进嵩山,与95岁高龄的“少林飞僧”——释永汉对坐畅谈,伴着其凛冽不减当年的拳风,走进他刀枪棍棒斧钺钩叉轻松拿捏、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传奇功夫人生。

初啼山门 功夫启程

释永汉俗名毛文化,今年已95岁高龄。5岁开始习武的他,其间历经诸多考验磨难,凭借顽强毅力与卓越天赋,一路不断向上攀登,练就了一身本领——小洪拳、大洪拳、炮拳、莲花拳、朝阳拳等鲜为人知的流派拳法,至今仍在他手中虎虎生风。

释永汉透露,那时他先是在玄天庙住持行朝大和尚门下为徒,后因练功刻苦,有武术天赋,被少林寺德根大师收为弟子,后来又被贞绪大师收为关门弟子。

“当时少林寺共有和尚109人,虽然许多僧人也练武,但护院僧仅18人,被外界称为十八罗汉。当时的少林寺武僧叫护院僧,并不是所有出家到少林寺的和尚都能当上武僧。”释永汉回忆说,“一是要根据拜的师父身份而定,二是看个人是否有练武功的潜能。当武僧挑选非常严格,百里挑一。”说起那段少林往事,释永汉至今记忆犹新,情动处还不时挥动双手,拳密如雨。

那段在少林练武的日子里,释永汉每日寅时天色未亮就已经来到少林西边的甘露台,在此上下跑九趟后才开始练基本功——“提钟鼻儿”,把一个重约280斤的铁钟鼻儿用手提起,从铁钟鼻儿被提离地面,到过膝盖,最终提到胸部。单手提放铁钟鼻儿50多次,释永汉练就了惊人的臂力。

“转锅沿儿”是少林轻功的关键训练方式。少林寺大殿前的明代大铁锅,是少年永汉苦练轻功的演武场。初进寺时,个子矮小的他需师父抱上铁锅沿儿练功,随着年龄与功力增长,他逐渐身轻如燕,在三指宽的锅沿儿上如履平地,能轻易顺行、逆行百余圈。

因练功勤奋、功夫出众,释永汉很受贞绪大师偏爱。夜深人静时,贞绪大师在少林寺千佛殿传授他少林绝技“扛桩功”,为其学护身硬功奠基。

“练这个功夫需要出‘三层汗’,第一层叫‘慌汗’,就是刚练功时所出的汗;第二层叫‘粘汗’,把‘慌汗’练下去它才会出现;第三层叫‘凉汗’,是练习这个功夫的最高境界,这个时候身上似汗非汗、似油非油,全身毛孔张开,仿佛能自由呼吸。”释永汉说。

在少林寺的14年中,释永汉练就了非凡本领,轻功、硬功及少林拳、械无不精通,(下转二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