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1版:封面 |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记者 刘伟平 景静 文 马健 图 提到太极拳,你脑海中浮现的是影视剧中一袭白衣、仙风道骨的张三丰,还是公园里那些悠然自得、一招一式缓缓施展的老者? 12月24日上午,在二七区兴华南街的陈家沟陈正雷太极拳馆郑州绿城分馆里,身穿一身黑色练功服的郑冬霞正带领学员沉浸于太极拳的一招一式中。翻花舞袖、金鸡独立、仙人指路、野马分鬃……只见她轻抬慢落,脚步缓移,举手投足间,尽显行云流水之态,让观者不禁沉浸其中,感叹太极的独特魅力。 今年51岁的郑冬霞是这家太极拳馆的馆长兼总教练,同时也是陈氏太极拳非遗传承人、非遗保护协会太极拳专委会委员,多年来一心扑在陈氏太极拳的探索、传承与发展之路上。 因“美”结缘 踏上传承之路 谈及最初接触太极拳的缘由,郑冬霞低头不好意思地笑了:“最初学习太极,仅仅是为了追求‘美’。” 郑冬霞出生于陈氏太极发源地焦作市温县,自幼便在浓厚的太极氛围中耳濡目染。“小时候在村里,我就是个普普通通的‘黑胖土丫头’,为了变美开始尝试学太极,期望通过运动瘦下来。” (下转五版)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