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达4.8万公里
仪式感拉满 “新年经济”别样红
汽柴油价格上调
2025年春节旅客量有望创新高
郑州经开区人工 智能标杆企业添新
金融活水精准“灌溉” 助力小微企业“爬坡过坎”
提升资产管理水平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同心聚力 “6”光溢彩
全面统筹助推产业 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深耕“警网融合”模式 共绘社区治理新蓝图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金融活水精准“灌溉” 助力小微企业“爬坡过坎”

小微企业是经济运行的“毛细血管”,做好小微企业融资工作是稳经济、促就业、增活力的关键举措。

为统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打通金融惠企利民的“最后一公里”,连日来,郑州经开区积极筹建区、各镇办(管区)和银行机构三级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紧盯信贷资金“直达基层、快速便捷、利率适宜”三项核心目标,推动辖内银行机构全面推广应用小微企业线上贷款模式,为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健全完善工作机制

提升贯彻落实效能

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的建立,其核心是建立工作专班,搭建起银企精准对接的桥梁;在企业端,要了解辖内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做到“心中有数”,精准帮扶;在银行端,疏通信息传递和资金传导的堵点和卡点……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化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决策,郑州经开区多次组织召开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部署会、调度会,对该项工作进行总结和安排部署。

“精细谋划,上下联动增强‘推动力’。”郑州经开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属地化、特色产业园的原则对各镇办(管区)、银行机构开展“挂图作战”,积极对接当地园区、商会、协会、商圈、办公楼宇,划分到街道、落实到银行机构,大力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工作走访转化率快速提升。

为把相关工作落实到位,确保不走偏,郑州经开区相关部门围绕“两张清单、双向奔赴、一次作业、银政两好”抓好工作。郑州经开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两张清单”基础上,指导银行机构建立“辅导清单”,将走访摸排发现暂不符合银行授信条件的企业纳入其中,“一企一策”提出修复建议,并提交相关职能部门跟踪辅导,形成“清单推送—银行反馈—辅导帮扶—二次推送”的闭环服务机制,确保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应贷尽贷、能贷快贷。

简化贷款审批流程

响应小微企业需求

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烦琐的贷款审批流程,增加了融资成本。

郑州经开区经发局联合辖区各大银行积极探索,利用“数据+模型”开展贷款审批和大数据风控,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线上、线下审批绿色通道,通过减程序、减材料、减跑腿、减时长等“四减”措施,压缩“等贷”和“续贷”时长,提高办贷效率和企业获贷率。

“围绕线上快速贷款模式,多家银行机构还纷纷创新推出线上化金融产品,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加快捷的服务,打通普惠金融惠企利民‘最后一公里’。” 郑州经开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说。

日前,在中国银行郑州经开区分行营业大厅内,记者看到,银行工作人员正在为黄店镇某种植合作社负责人讲解近期融资政策和“种植贷”申请流程。 “之前,工作人员上门介绍过贷款政策,流程便利、利率低,比较符合我们的需求。”该合作社负责人说。

据悉,中国银行郑州经开区分行针对小微市场主体开辟了绿色通道,对审批流程、利率水平、续贷政策等给予配套支持,着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据统计,自活动开展以来,已走访小微企业20001家,发现有融资意向企业1810家,已初步做到“走访企业100%覆盖”。自工作开展以来,银行机构通过申报系统向小微企业授信额度158829.11万元,帮助1210家小微企业(个体户)获得授信贷款。

建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是推动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郑州经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围绕国家、省总体要求,因地制宜、持续发力、拓展思路、精耕细作,扎实做好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的各项工作,营造良好发展氛围,为冲刺四季度、加快经济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撑。 本报记者 王译博 董茜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