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大城善治 郑州有方
“买买买”的郑州 消费热力十足
看山看水看村 风景这边独好
明起在我市172家 门店投放鸡蛋蔬菜
三省流传“李家拳”
本周我市或迎雨雪天气 气温持续降低注意保暖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大城善治 郑州有方

(上接一版)走进全市网格的“神经中枢”——郑州市新型智慧城市运行中心,只见大屏上可随时调出市域治理的重要数据,还可以通过外接的视联、物联系统,调看全市关键区域的实时视频和关键信息,统揽各级网格队伍。

融合云视讯、郑政钉、专用网等通信手段,畅通12345热线电话、110非警务事件等10个民意反映渠道,推进党建网、政务网、视联网、物联网“四网融合”,接入机场、车站、医院、商圈等15.7万路视频,并入公安、城管、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的内部专网……该平台一屏掌控和处置各类事项,形成扁平化治理中枢,实现重点领域“一网统管”。

“城市治理各类事项,可迅速汇集到城市运行中心,指挥处置实现市域一体、直达网格,市级指令10秒内就能发送到所有网格员。”郑州市新型智慧城市运行中心副主任刘剑介绍,通过汇聚分析各类治理要素,让城市能感知、会思考、有温度,也让城市治理更精准、更高效。

开发上线“郑好拍”“郑连心”等应用,完善高清网格电子地图,借助人工智能算法,推动实现数据实时抓取、异常自动判断、预警有效应对,全面掌控和处置市域内各类事项,形成“问题自动发现、任务智能分派、信息直达基层、结果跟踪反馈”的智慧化工作闭环。

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郑州市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平台累计处置各类事件472.6万余件,事件办结率达97.2%,群众满意率达95.8%。大量社会矛盾消化在基层、化解在当地,有效推动城市从“经验”治理向“数字”治理、从“经验”决策向“智慧”决策转型。

融合创新发展

推动城市治理迭代演进

“AI小郑”自动识别图片信息,生成问题以及智能分类,网格员点击确认,迅速完成事件上报。

“以前我们要手动选择分类,随着梳理事项增加,事件分类难度也在增加。”网格员小天说,如今有了“AI小郑”帮忙,可以对比事件处置前后照片,协助判断是否符合办结标准,甚至可以判断该事件是否属于小微事件,并发出提醒告知立案人员。

截至2024年年底,“AI小郑”已累计帮助网格员进行事件分类116.8万次,协助工作人员正确识别小微事件103万件。经过不断优化迭代,“AI小郑”还可智能立案、派单、核查、生成,为辅助决策提供支撑。

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郑州市以智能体城市建设为总平台、总抓手,逐步实现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由1.0版“平安郑州”到2.0版“幸福郑州”,再到3.0版“创新郑州”拓展延伸。

打开“郑好融”APP,企业与银行可直接办理信贷业务。郑州不断丰富一体化政务服务场景,针对企业融资难题开发APP,帮助企业融资3.13万笔、656亿元;推出惠企政策“亲清在线”APP,将市级政策378条、县级政策947条精准推送到每个企业,实现“政策找企、免申即享”。

场景应用的多元开发,推动“城市大脑”快速迭代进化。郑州市坚持以数字政府为引领,建设政务大数据体系,通过“数据分析+专家咨询”,提高科学化决策水平,推进城市综合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开发应用,逐步探索解决数智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难题。

建强“智慧大脑”,壮实“躯干手脚”,激活“神经末梢”。在党建引领提供强大组织基础、大数据提供技术支撑的叠加优势下,小网格释放大能量,持续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城,所以盛民也。”城市是容纳并服务于人民的平台。推进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迭代升级,在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上作示范,郑州用“智慧”书写大城善治新篇章。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