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繁花竞放”郑州巡展启幕
宜居宜业好收成 正是乡村好风景
满弓紧弦 冲刺发展“进度条”
以“智”助“治” 让群众多喜乐长安宁
“郑好逛”小程序上线
我省成功发行今年首批 政府债券352.9134亿元
计量专项监督检查启动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宜居宜业好收成 正是乡村好风景

(上接一版)2024年秋播期,郑州市小麦播种面积达到200余万亩,比2023年增加了近2万亩。当下,全市各地正在扎实抓好冬季麦田管理工作,确保小麦安全越冬,为2025年小麦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在过去的2024年,郑州市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持稳定。全市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46.64万亩,总产量超过150万吨。其中夏粮总产量达77.12万吨,同比增长13%;小麦单产达352.3公斤/亩,增幅7.3%。同时,郑州“菜篮子”供给基本稳定,全年完成蔬菜播种面积84万亩,产量约206万吨;肉、蛋、奶、水产品产量分别约为11.2万吨、10.87万吨、9.25万吨、5.95万吨。

为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近年来,我市大范围挖潜粮油作物种植空间,2024年全市粮油作物播种面积突破500万亩。持续加强耕地保护,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高标准农田128万亩。同时,我市出台《郑州市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着力提高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深入推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融合,持续强化粮油作物田间管理。

此外,我市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设施种植面积目前已发展到11.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7万亩,畜牧业基本实现规模化设施化生产,设施渔业“168模式”在全国推广。

打造“豫农优品”

引领乡村产业振兴

冬日万木萧疏,在新密市岳村镇马沟村的开元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里,一排排葡萄架在日光下疏影斑驳,一行行桃树在寒风中虬枝摇曳,站在地头,我们可以想象到它们春季的花繁叶茂和夏季的硕果累累。

2024年11月,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发布首批“豫农优品”名录,郑州12家单位27款产品上榜,新密市开元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葡萄、桃子和甜瓜正是此次郑州市入选“豫农优品”的三种农产品。

“豫农优品”是河南省整体打造的农业区域公用品牌‌,旨在提升河南省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近年来,郑州市积极培育发展名优特新农产品,努力推动农业品牌化发展,引领乡村产业振兴。

据悉,郑州“豫农优品”涵盖多个类型和品类,有食品企业产品,如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红枣脆片、博大面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鸡蛋挂面等;有蔬菜类产品,如河南天佑佳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菜心、郑州新农村蔬菜食品有限公司的豆芽等;有水果类产品,如新郑市圣丰大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樱桃、河南中农华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软籽石榴等。

新密市开元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宏勋说,他们合作社种植的阳光玫瑰、早霞玫瑰等葡萄品种,亩产值突破万元,如今已带动附近上百户村民投入葡萄或桃子种植,越来越多农户走向富裕生活。

同样入选河南省首批“豫农优品”的还有河南省黄泛区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牟基地的草莓。中牟基地副总经理杜鹏说,目前中牟县草莓种植面积已达3万亩左右,年产量6万吨,产业链产值近20亿元。他认为,打造“豫农优品”,将进一步促进当地草莓产业的发展,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

建设和美乡村

宜居宜业宜游宜乐

冬日里,记者走进位于黄河之滨的巩义市河洛镇南河渡村,一座座崭新美丽的楼房、一条条平坦整洁的道路映入眼中,村头路边,村民三五成群,或说或笑,脸上洋溢着幸福与快乐。

近年来,南河渡村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指引,以和美乡村示范村建设为抓手,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如今,村子产业兴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收入持续增加,村民幸福感不断提高。而这样一座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美丽村庄,也吸引了不少游客来此观光休闲。2024年12月,该村被评选为“三星级全国乡村休闲观光农业精品点”。

南河渡村是我市和美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2024年,我市继续推进在建的20个和美乡村示范村建设,新启动10个和美乡村示范村建设,同时启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导区建设,推动和美乡村点状布局向面上片区组团发展。在推进乡村建设过程中,我市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稳步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同时,努力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全市80%左右的村建设“三星”以上支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市县级以上文明镇占比达到98.7%、文明村占比达到78.7%;实施“互联网+网格化治理”活动,配备专职网格员5000余人,乡村实现网格化治理全覆盖。

新郑市观音寺镇十里铺村紧依南水北调干渠,美丽蝶变同样在这里发生。十里铺村村民冯彩云说,随着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建设,村里环境越来越美,村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大家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但村子近几年的变化,让我们感觉像是搬进了一个更美更好的新家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