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市市场监管局立足职能,坚持质量强市、知识产权强市双驱动,引领经营主体不断向“新”向“质”行,以新质生产力激扬郑州经济新活力。 质量强市驱动 郑州制造迈向“郑州质造” “公司不断探索质量提升方法,经过多年摸索与实践,构建了‘双环驱动+’的质量管理模式。”在郑州市2024年“质量月”先进制造业质量提升交流观摩会上,三华科技相关负责人进行经验交流。 作为郑州市卓越绩效管理孵化基地之一,近年来,该公司通过主动分享“双环驱动+”高质量管理模式,已带动当地十余家企业改进了质量管理。 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要保持量的合理增长,更要突出质的有效提升。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转变”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深化质量管理创新,探索形成质量强国建设的“郑州样板”。 高标准推进质量考核。在全省质量考核中连续多年荣获A级等次,巩义市、荥阳市、新郑市被命名为“河南省质量强县示范县”,巩义市被纳入国家级质量强县示范县培育库。 开展重点产业链“五链”质量提升行动。实施质量诊断品牌服务试点机制,全市规模以上及重点产业链企业首席质量官聘任率在80%以上。 实施标杆带动。服务安图生物跨入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助力明泰铝业、中孚实业等18家企业入选首批“美豫名品”;持续开展政府质量奖梯次培育,纳入市级培育企业84家,全年兑现质量奖资金1200万元。 全力推进标准郑州建设。印发《标准郑州建设实施意见》,稳步推进六大主要任务和十个标准化工程;通号电缆集团参与制定《同轴通信电缆第1-127部分:电气试验方法——辐射电缆链路损耗》IEC国际标准,三全食品参与制定《粽子》全球首个传统节令食品法典国际标准,《武术培训服务(MATS)要求与指南》获得ISO国际标准PWI注册(预研立项);创建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251个,成立22个市级标委会, 批准发布郑州市地方标准161项,设置企业标准化专员416名,累计24家企业48个产品入围全国企业标准“领跑者”。 强化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机动车质量检测中心服务链上企业120余家,经营产值约1.2亿元;碳计量、超硬材料及制品两个国家级技创中心获批建设;郑州计量院“碳排放”相关研究获科技部批准。 随着质量强市建设稳步推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动能不断释放,激活郑州经济现代化建设盎然生机。 知识产权引领 新质生产力追“新”逐“绿”提动能 加快打造创新高地、大力培育高水平创新主体、奋力打造创新型城市……在2024年底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创新”一词成为会议总结和工作部署的热词,传递出我市坚持创新发展的坚定决心和殷切期望。 创新,离不开知识产权的有力支撑。 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以知识产权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为导向,围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等多向发力,持续推动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助推郑州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稳步推进。新郑市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试点示范扩增到3个;第四届河南省专利奖49个获奖名单,郑州市21个,占全省总数的42.86%。 知识产权培育加快提升。截至2024年底,我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4.2万余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2.9件;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4万余件,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1件;全市有效注册商标拥有量达75.89万件,稳居中部六省省会城市首位;郑州商标窗口获评全国优秀窗口。 专利转化运用持续加强。盘点高校、科研院所存量专利2.46万件,多种形式组织开展线上线下供需对接;专利转让、许可备案登记金额超过3340万元;新增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8家,各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累计达754家;累计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57个,专利转化近5000件,对应产品销售额900多亿元。 发明专利量质持续提升,创新主体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高价值创造引领经营主体追“新”逐“绿”活力涌动,助力全市经济交出一份“跑出加速度、确保高质量”的精彩答卷。 奋楫扬帆启新程,击鼓催征再出发。姚志伟说,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就2025年工作绘就了蓝图、标定了方向,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将紧紧围绕会议部署的中心任务,坚持服务企业融资、优化消费环境、强化公平竞争、探索柔性监管、激发主体活力、有效提质增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郑州实践再上新台阶。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