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1版:封面 | 4下一版 | ![]() |
|
||||||||||||||||
|
||||
改革开放,是历年郑州两会的热点,同样,今年依然热度不减。 回首来路,郑州改革开放交出傲人答卷: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落地实施、自贸区郑州联动创新区挂牌成立、入选全球国际邮政快递枢纽承载城市……“国际郑”的开放度更高、朋友圈更广。 展望前程,郑州正在续写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新篇:强化“四港联动”,提升枢纽能级;高标准建设自贸区2.0版;打通国际班列水果进口运输通道;推动郑州品牌、技术和标准“走出去”;建设一批国际人才社区、国际诊疗中心……新一轮对外开放热潮,正在郑州大地涌动。 如何更好助力我市高水平对外开放?这一话题引起了市两会代表、委员热议。 发挥“枢纽”之利 让开放之门更敞亮 近年来,郑州坚定不移走好“枢纽+开放”的路子,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加快建设“空中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网上丝绸之路”,无缝衔接“海上丝绸之路”,拓展开放空间,从内陆城市走向了开放前沿。 2024年,郑州航空、铁路口岸获批国家智慧口岸试点,有了更大的平台,就能承接更大的市场。郑州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2851.1万人次、同比增长12.4%;全年货邮吞吐量82.51万吨、同比增长35.74%;中欧班列开行3601班;跨境电商交易额1450亿元。 高水平对外开放,离不开枢纽通道的内畅外联。 加强郑州国际物流中心的全球化战略地位,不仅有助于提升其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影响力,还能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市政协委员楚喆建议,要完善多式联运设施,加强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打造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同时,要依托郑州跨境电商优势,(下转三版)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