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郑州首届 冰雪龙舟体验赛举行
11金创历史 盼米兰再登顶
元宵灯谜中的时代变迁
中国队实现历史突破
杨如意再添一枚奖牌
中国女冰胜韩国迎开门红
体验传统文化 品味非遗之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元宵灯谜中的时代变迁

本报记者 裴其娟

元宵节猜灯谜不仅是传统民俗的延续,更是一面反映社会文化变迁的“镜子”。元宵节期间,郑州市一些机关、公园、商场等举办了精彩纷呈的灯谜竞猜活动,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元宵节增加了节日内涵和趣味。近日,记者浏览这些灯谜发现,随着时代发展,灯谜内容从古典文学、自然现象逐渐转向科技热点、网络流行语甚至社会议题,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传统字谜物谜经久不衰

提起谜语,人们很容易想起“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坐,一旦要分家,衣服全扯破”(谜底:蒜),“一个人他姓王,兜里装着两块糖”(谜底:金)‌,“一个童子真俊俏,衣服穿了七八套,怀中藏有珍珠宝,头上戴着红缨帽”(谜底:玉米),这种类型的字谜、物谜因朗朗上口,或以汉字为谜底,根据汉字的音、形、义,利用笔画、字形的增损、离合等手法制作,或描述的是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物体,常以诗词典故为核心,蕴含文化隐喻,通过谜面传递儒家伦理、处世哲学,因此广受人们喜爱,千百年来经久不衰,也是每年灯谜竞猜中的保留项目。

在二七路某大型商场,商家为吸引元宵客流,营造节日氛围,举办了有奖猜灯谜活动,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现场的灯谜前也是人头攒动,不少人津津有味地面对谜面琢磨起来。

“来自水中,却怕水冲,回到水里,无影无踪(打一字)。”一名年轻女子稍做思索,便猜中了:“是冰。”

“人到包头又相逢(打一字)。”“这个是什么呢?”一对青年男女皱起了眉头,“不好猜,看看别的。”男子说,而女子却不甘心,干脆拿出纸和笔在写了起来,“‘包’头下面来个‘人’,有点像‘欠’,再加个‘又’,不就是‘欢’吗?对不对呀?”当绞尽脑汁想到的答案得到肯定后,女子开心地笑了。

“精彩的哑剧(打一句唐诗)。”“阿娇暗泣有谁知(打一句唐诗)”,“这有点难了!真猜不出。”面对一些冷僻、难猜的灯谜,有人开动脑筋与朋友探讨,有人拿出手机上网搜,猜中者喜笑颜开,猜不中者也不气馁,继续从别的谜语中寻找乐趣。‌

植物科普和生态文明融入灯谜

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生态灯谜”越来越多出现在灯谜活动中。“‘涅’字何以变‘日’字”(打一生态灾害名称,谜底:水土流失)。而在美丽郑州建设推进过程中,家庭养花种草蔚然成风,各类植物字谜也成为灯谜语活动上的一道风景。在月季公园枫杨广场,灯谜活动规模最不大,但人们的参与热情依然高涨,今年该公园的灯谜,除了传统的字谜、现代生活用具类等谜语,有不少是植物类的,与公园的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十分吻合。“小小花儿爬篱笆,张开嘴巴不说话,红紫白蓝样样有,个个都像小喇叭(打一植物)。”这是什么呢?不少人百思不得其解,而一位园林工作者却很快揭开谜底:“牵牛花。”大家恍然大悟。

“铜盆粗棵树,芝麻大点叶,任凭山岩坚,千年见苍翠(打一植物)。”“这个我知道!”一位游客眼疾口快,立即揭下谜条,来到领奖台前,“是柏树,对不对?”“对了!”工作人员面带微笑,向他发放了小奖品。

“池中有个小姑娘,自小生在水中央,粉红笑脸迎风摆,身挨绿船不划桨(打一植物)。”(谜底:荷花)。在灯谜中,有一些这种浅显易猜的灯谜,很快便被人们抢猜了。同时,也有一些较为冷门的植物灯谜,足以令人冥思苦想半天,如“扎根不与菊为双,娇嫩艳丽瑰丽放异香,唤作拒霜不相称,看来倒是最宜霜(打一植物)。”(谜底:芙蓉)。“打起高柄伞,穿起夏布衣,生来不怕热,为何脱我衣(打一植物)。”(谜底:棕榈树)。

灯谜中的时代发展符号

元宵灯谜如同一部微型社会史,从改革开放前,谜语中出现的“一物生来两只脚,一似针来一似钻,先要针脚立得稳,好叫钻子打圈圈”(谜底:缝纫机),到改革开放以后的“有网不是蜘蛛,能飞不是大鹏,传递天下事,万里若比邻”(谜底:互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方寸之间藏乾坤,指纹解锁辨主人”(谜底:智能手机),谜语为时而制,被注入更多时代发展符号。

由郑州市园林局、总工会、文明办、文广旅局、文联共同主办的元宵节郑州市职工群众灯谜竞猜楹联竞对活动,已在省工人文化宫五一公园持续开展数十年,每年都邀请灯谜专家精心制谜,数量1000至3000条不等,涵盖字谜、物谜、事谜等多个类别,涉及生活、感情、文化、政治、科技、体育等方面,从中折射出时代变迁和文明进程。

12日下午,在省工人文化宫灯谜活动现场,五颜六色的上千条灯谜挂满园子一角,市民人头攒动,在一道道妙趣横生的谜题前思索玩味:“喜看神州焕异彩(打一金融人物)”,“新松已透三分春(打一节假日用语)”,“与君竞争呼声高(打一新电影)”。虽然许多灯谜有相当难度,但现场竞猜的人们仍兴趣不减。

灯谜虽是娱乐活动,但更是雅趣,益智是其最基本的属性。一道经得起考验的谜题,既要有趣味性,也需要制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和逻辑思维能力。近年来,大众化的灯谜内容和格式不断创新,有制谜语爱好者表示,古代灯谜依赖文言功底,如今口语化、娱乐化的谜题可降低参与门槛,吸引年轻人,也能更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韧性,灯谜的“旧瓶装新酒”恰恰证明其生命力——形式不变,内容随时代流动,更贴近生活。从“之乎者也”到“5G元宇宙”,从“农耕意象”到“码农日常”,每一次谜面的革新都是时代精神的投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