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市宣传部长会议召开
跻身“国家队”,郑州“圈”出新未来
今年我省计划新改建 农村公路五千公里以上
郑州市第二届儿童友好 观察团招募成员啦
期待AI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更多作为
河南出实招硬招 让养老服务人才愿意来留得下
我省105所高校 可开展高职单招
法治建设更需春风化雨浸润心灵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跻身“国家队”,郑州“圈”出新未来

(上接一版)支撑郑州都市圈生活越来越便捷、越来越幸福的原因在于,四通八达的交通网越来越密。

《郑州都市圈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明确提出,打造以郑州为中心、串联其他城市、辐射都市圈的“一环八放射五联”复合城际运输通道;构筑高品质城市通勤网络;建设广覆盖城乡融合网络。郑州立足区位优势,以服务郑州都市圈建设为重点,谋划推进新国道107快速化、国道343和国道310等一批郑港融城、郑开同城交通优化项目,郑州主城区与周边地区交通一体化水平加快实现。

从古老丝绸之路的驼铃阵阵,到当今中欧班列的汽笛声声;从商都郑州的物流通达,到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一个个新故事,不断续写着新的传奇。

一条条新航线,一个个新项目,一位位新客商……恰如一张张神奇的“时空魔毯”,推动着郑州与世界的精彩握手。

郑州都市圈正在发力构建世界一流综合立体交通网,续写着“万里尚为邻”的时代篇章。来自市商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郑州市跨境电商交易额完成1458.8亿元,同比增长15.7%,交易规模居中部城市第一。

按照《郑州都市圈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河南将筑牢辐射全球交通门户枢纽,形成以郑州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为中心、洛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为副中心、其他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为重要节点的“一主一副多点”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同时巩固郑州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拓展洛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推动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建设一体衔接的综合客货运场站。到2027年,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综合交通体系发展取得明显进展,形成1小时通勤圈;到2035年,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全面服务和保障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建设。

一幅幅“美好蓝图”正在描绘

交通、产业、公共服务、能源、生态……陆续出台的一揽子专项规划,将郑州都市圈未来发展描摹得愈发清晰。

暖心的民生画卷正在徐徐展开:“15分钟养老服务圈”“15分钟阅读文化圈”“家门口”就业服务圈……聚焦群众关心的民生领域,《郑州都市圈公共服务一体化规划》明确提出:到2027年,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区域、人群、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明显缩小,普惠性公共服务资源合理配置。城乡社区“15分钟公共服务圈”基本实现。教育、医疗、文化、养老、旅游等公共服务一体化便利共享制度建立完善;到2035年,郑州都市圈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跻身全国都市圈前列。

优美的生态风景正在灿烂绽放:郑州西流湖公园的梅花暗香,许昌鄢陵县的蜡梅盛宴,新乡南太行八里沟的洁白冰挂……《郑州都市圈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中明确,到2027年,城镇人居生态环境更加和谐,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森林覆盖率达到34%,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2平方米/人;到2035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基本建成山水相连、蓝绿交织、林田共生的美丽都市圈。

清新的绿色图景正在“工笔”细描:提高可再生能源发展水平,推进氢储能产业发展;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深化农村能源革命,推动能源智慧化升级……未来的郑州都市圈,新型能源将成为主角。按照《郑州都市圈能源保障一体化规划》,到2027年,郑州都市圈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将大幅提升,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引入能力显著增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初步建成;到2035年,郑州都市圈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将更加完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基本建成。

站在全新的发展起点,聆听着新春的动人序曲,我们坚信,郑州都市圈建设正在迎来繁花似锦的未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