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市宣传部长会议召开
跻身“国家队”,郑州“圈”出新未来
今年我省计划新改建 农村公路五千公里以上
郑州市第二届儿童友好 观察团招募成员啦
期待AI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更多作为
河南出实招硬招 让养老服务人才愿意来留得下
我省105所高校 可开展高职单招
法治建设更需春风化雨浸润心灵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全国人大代表沙宝琴:
法治建设更需春风化雨浸润心灵

本报记者 袁 帅

在一家人民法院的少年审判庭里,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市上街区教育局副局长沙宝琴轻轻合上记录本,望着被告席上单薄的身影,心中思考着一个问题:如何能更好地引导、保护未成年人?作为连任两届的全国人大代表,这位深耕基础教育24年的教育工作者,去年以“未成年人保护”“民办幼儿园资金监管”等相关建议为支点,撬动教育领域的深层变革,将履职答卷书写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中。

初春时节,郑州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迎来特殊访客。沙宝琴驻足在“模拟法庭”展区前,看着孩子们穿上法袍时的庄重模样,欣慰地笑了。这个场景,正是她去年提出“沉浸式法治教育”建议的生动实践。

“未成年人保护不能停留在纸面,要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2024年,沙宝琴的履职轨迹遍布四级司法机关。在最高法少年法庭工作座谈会上,她提出的“分级干预机制”被纳入《关于加强新时代少年审判工作的意见》;在省检察院“护苗工程”推进会上,她关于专门学校建设的建议转化为全省23所专门学校的提质方案。最令她振奋的是,2024年11月出台的《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中,时长管理、内容分级等条款与她两会建议高度契合。

“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沙宝琴办公桌上摆着《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重点标注处正是她持续关注的“网络素养培育”条款。沙宝琴始终相信,法治建设既要雷霆手段惩治犯罪,更需春风化雨浸润心灵。

“民办幼儿园抽资跑路、资金链断裂等问题频发,折射出监管盲区。”面对学前教育这一民生痛点,沙宝琴递交了《关于建立民办幼儿园资金监管制度的建议》,直指民办园收费乱象与资金风险。

这一建议迅速引发政策回应。2024年下半年,河南省试点民办园资金监管平台,通过“区块链+大数据”技术实现资金流向可追溯,为全国学前教育治理提供了“河南样本”。

沙宝琴的履职半径并不局限于教育领域。从科技创新发展到生态环境保护,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从医保跨省结算到社区养老服务,沙宝琴的履职手册里密密麻麻记录着238条建议。每条建议背后,都是她深入乡镇街道、参加选民座谈会的坚实足迹。

她创新履职方式,将“代表直播间”搬进校园,与家长、学生实时互动,解读“双减”政策成效;联合司法机关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让3万余名青少年在模拟法庭中感悟法治精神。

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办公室窗外,枝丫萌发新绿,沙宝琴今年的建议也在最后完善中。

记者手记:

“每个迷失少年都是被风雨打湿的幼苗,我们要做的不是剪除,而是扶正。”沙宝琴在少年法庭看着案卷这样说时,我十分动容。

沿着沙宝琴履职的轨迹,我触摸到法治教育的另一种温度。在某中学的“代表直播间”,她将专业的法条化作“网络防沉迷”的趣味问答;在乡村学校的操场,她带着司法人员把“校园欺凌”案例排演成情景剧。当看到留守儿童在模拟庭审中挺直脊背说出“我反对”时,我忽然懂得她说的“法治教育不是刻刀,而应是春雨”的深意。

238条民生建议是她穿梭于市井巷陌的见证,我更期待的是沙宝琴们的建议一项项从纸面走进现实。

沙宝琴常说:“代表履职不是‘一次性’作业,而是‘终身’课题。”2024年,她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智慧破解难题,将教育理想融入现实。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浪潮中,这位扎根基层教育的人大代表,正以赤子之心守护着祖国的未来。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