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王晓睿 都说川人喜食辣,其实并不完全正确。 第一次在成都春熙路附近的水饺老店,看见满碗的红油辣椒,额头瞬间渗出了一层细汗,咬着牙夹起一点放进口中,却发现不仅不怎么辣,而且还少许有点甜。九眼桥附近的冒菜,也是上面盖了一层红彤彤的辣椒花椒,吃完几筷头后突然发现我和老婆对着眼说不出话来,不是舌头被辣僵了,而是整个嘴巴被花椒麻木了。夜里再跑去武侯祠附近吃烧烤,果然又一次被花椒把整个唇舌都给整木了。 在成都生活了两年,总结下来四川美食其实麻胜于辣。所以天府之国里面的妹子都是麻辣型的,如小辣椒般漂亮爽快,又如花椒般美丽亮眼,并且说起话来同样的热辣滚烫。 所谓“四川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这话据说是来自于贺龙老总的名言。但其实仅就辣味而言,川人未必真能赛得过贵州人和湖南人。 湖南人的辣是直辣,跟湖南人的性格一样,一个辣椒进嘴,辣的味道从舌尖就直接传递到了胃肠,不善吃辣的人感觉整个身体都是火辣辣的。而老干妈、小泡椒都是贵州人先做出来的,贵州人开玩笑说那纯粹是贵州老太太骗外地人玩的小食,那种辣味就算他们自己的小孩都觉得能淡出水。 云南人的辣椒跟云南的气候一样,有点酸酸的味道,只不过照样能辣得人跳起来,有种变态的辣椒,据说辣度可达到印度魔鬼椒的四倍,是普通辣椒的十倍以上!这种辣椒即便是当地人也只是拿锅里涮涮,如果真丢进锅里滚,好像能辣到你断魂,号称新版“世界第一辣”。 有朋友去云南,特意找农家点了一份辣子鸡,点菜的时候又专门嘱咐老板要现杀且多放辣椒,等菜上来以后,又问老板多放辣椒了没。老板翻了翻红润的眼睛说,这鸡就是直接辣死的,你说有没有多放。 当然,武汉人一样喜欢吃辣椒,虽然辣的程度远远不如湖南四川这些地方,但似乎是热炉加上无法散发的辣味,搞得长江和汉江交汇的城市里生活的男女,脾气都异常火爆。这暴脾气不管男人女人都能把公交车开成F1赛车,能让地铁里的美女把热干面直接扣在眼看不爽的男孩头上,甚至让个座给别人也似乎在吵人。 大西北属于高寒地区,人们同样喜欢吃辣椒,但因为不好保存,所以就以辣椒面为主。小时生活在西北高原上,青菜少见肉也不多,倒是早早就学会了烫辣子。把油倒进硕大的铁勺,放在家里的煤火炉子上烧滚,再倾倒入已经拌好调料的辣椒粉面上,盖上小瓷罐盖子稍许,最后搅拌均匀即可。咸辣香浓的红辣子盛在淡黄色南瓜样的罐子里,很是赏心悦目。 等到读小学回到老家后,如果中午放学跑进家门,看见大人还没来得及做菜,就会跑到自家的菜园子里,摘下几个青辣椒,淘洗干净,再去掉里面的籽和筋,抹上少许盐巴,吃起来甚是清脆爽辣。 其实很少有菜或调料,能如辣椒般红彤彤地开遍大江南北,但对于辣味的追求却是各自不同,几乎难坏了卖菜的人。曾听老人讲过一个笑话:卖辣椒的小贩看见湖南口音的人走过来,就会大叫:“要买辣椒的赶快来,辣死人辣死人,不死不要钱!”碰见上海人来买就会浅声嘀咕:“我这辣椒一点儿不辣,还略带甜味。”还没被辣死的湖南人立马扭过头,不依不饶地要求退货。小贩红着脸争辩说,这辣椒是变味辣椒,爱辣的吃了辣,喜甜的吃了甜。广东人听着不由笑了,说:“你这辣椒我不要了,我买你的舌头行不?”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