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1版:封面 |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记者 左丽慧 李居正 遥望历史灿烂星河,四万年前樱桃沟老奶奶庙遗址上闪烁的篝火,燃起郑州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繁荣的勃勃生机;8000年前的裴李岗,石棒和石磨盘低沉的研磨声,吹响农耕文明起源的悠长号角;5000多年前的双槐树遗址,三重环壕与“一门三道”等遗迹,描画出中华文明最早的模样……郑州,这座矗立在黄河之滨的中国古都,怀抱着中华文明深厚的历史积淀,带领世人一步步探向历史深处,一次次书写出华夏历史文明新的篇章。 这里是“最早中国” “2024年,我们主要围绕双槐树遗址祭坛东北部、二号院落东部和遗址中南部开展发掘工作,出土的钺、龟甲等为证明双槐树遗址是一处都邑性遗址增添了新证据。”日前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主办的2024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上,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带来的好消息令现场专家倍感欣喜。 沐浴着早春的清风,记者来到巩义市河洛镇双槐树村南的高台地上。遗址地势自南向北逐渐升高,(下转二版)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