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4版:春望 2025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严峻,二氧化碳减排已成为各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核心议题。在“双碳”目标下,二氧化碳捕集技术(CCUS)的发展被赋予重要战略意义。 “我国CCUS技术虽已取得显著进展,但仍面临政策支持不足、技术成本高、应用生态薄弱等挑战,需通过强化政策引导、加快技术攻关、完善产业链协同等举措,推动这一关键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民革河南省委会副主委吕心阳表示。 吕心阳认为,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加快推动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应用,比如组建由龙头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建设示范项目探索技术路径;推动CCUS与传统高耗能产业深度融合,建立捕集示范项目;加快开发二氧化碳制甲醇、烯烃等高附加值技术,建设运输管道网络与封存设施,打造“捕集—运输—利用—封存”全产业链;通过碳市场机制激发企业内生需求,鼓励化工、农业等领域创新应用,提升二氧化碳资源化经济价值。同时,还要加强公众科普教育,为CCUS技术真正实现产业赋能,营造良好的氛围。本报记者 赵文静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