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5版:春望 2025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体育活动是健康体魄的基石,也是未成年人沟通协作、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的社交平台。“《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提到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市上街区教育局副局长沙宝琴说,这样的规定非常好,意义重大,关键是如何确保落到实处。 沙宝琴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补齐补足体育教师队伍。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若干举措》的通知,采取多种方式,配足补齐校园足球、篮球、排球专(兼)职教师,加快培养体育老师队伍,开齐开足体育课。二是各级各类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并纳入课表,不得出现走过场现象,高中阶段的学生一周至少三节体育课。三是加大体育教学相关经费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对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改善学校的体育场地条件,更新和补充各类体育器材,确保学生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体育活动。 本报记者 袁帅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