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古村落举办农耕文化活动
打好项目建设“主动仗” 确保实现首季“开门红”
开展助企专题月活动 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办好“爱心妈妈驿站” 建设“儿童友好城市”
环翠峪千亩杏林花如海
监督延伸到田间 为春耕保驾护航
荒山闪耀“志愿红”
26年坚守诠释人间真情
传统庙会唱响乡村新气象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办好“爱心妈妈驿站” 建设“儿童友好城市”

本报讯(记者 孙志刚 通讯员 王 英 张鹏蔚)日前,中原区妇女联合会、中原区文化馆联合打造的“中原区爱心妈妈驿站”正式揭牌启用。

中原区爱心妈妈驿站是中原区首个聚焦关怀服务妇女儿童的公益空间。旨在为进一步深化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三年行动,搭建爱心妈妈结对关爱服务共享平台,提升爱心妈妈服务效能,标志着中原区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迈出重要一步。

中原区文化馆内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截至目前,共有5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2个省级项目、19个市级项目和32个区级项目。这些项目涵盖各种传统艺术形式,如线香制作、虎头布鞋、剪纸、泥猴艺术、古琴演奏和烙画等。中原区文化馆积极开展各类非遗项目展示展演交流活动,使辖区群众近距离接触和了解非遗文化,推动民族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赓续中华历史文脉。

中原区爱心妈妈驿站的设立,为中原区爱心妈妈开展结对关爱服务提供了公益活动空间,让爱心妈妈和结对儿童能够携手踏上兼具趣味、科学、中华文化传承的亲子之旅。

首场活动中,爱心妈妈与结对儿童共同体验了“亲子小课程”——非遗草编制作。荆式草编传承人宋阳把最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带到了孩子们面前:一把麦草,几根秸秆经过宋阳老师灵巧的双手,上挑下掐,编织缠绕,栩栩如生的工艺品即刻显现。课堂里洋溢着欢声笑语,大家通过亲手制作,更加直观地了解了非遗文化。

据介绍,中原区爱心妈妈驿站将常态化开展非遗手作、亲子阅读等特色活动,为全区爱心妈妈提供规范化服务平台。还将联动更多社会资源,构建“文化浸润+精准帮扶”的儿童关爱体系,让传统文化滋养童心,用城市温度护航成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