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7版:县区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高楼拔地而起,施工器械工作正酣……这是3月18日记者在中美国际创业港看到的场景,如今,中美国际创业港7号楼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在中美国际创业港,一场关于“硬实力”与“软环境”的双向奔赴,正催生产业腾飞动能。 如何以创新破局?听一个园区如何用“保姆式”服务托举产业梦想,解码高质量发展的“经开答案”。 跨境合作的“桥头堡” 春意盎然,万物复苏。走进位于郑州经开区经北一路138号的中美国际创业港,一股蓬勃向上的创新活力扑面而来。总投资25亿元,总占地约138亩的中美国际创业港是一家有着侨资背景的综合性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不仅是郑州市创新创业综合体之一,更是国家级孵化器。目前在中、美两国都建有创业孵化和产业发展的自有基地。 在中美国际创业港,现代化的办公环境、国际化的服务氛围让人耳目一新。这里不仅是创业者的乐园,更是全球创新资源的汇聚地。按照“集成、创新、国际化”的发展理念,中美国际创业港是一个集研发办公、生产生活配套于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创业社区,全链条、全要素服务于企业创立成长发展,为包括海归创客及草根创客在内的各类创业者“成功创业、创业成功”打造最佳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我们希望通过创业港,架起一座连接中美创新资源的桥梁。”中美国际创业港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借助创业港与美国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的紧密合作关系,我们引入了先进的电商运营模式和数据分析技术。同时,创业港积极组织的各类展会和交流活动,让我们成功拓展了国际市场,与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供应商及客户建立了稳定合作。” 自成立以来,中美国际创业港与全球多个创新高地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定期举办跨境路演、技术交流等活动,为本土企业“走出去”和海外项目“引进来”提供了重要平台。 赋能本土创新的“加速器” 中美国际创业港不仅是国际合作的窗口,更是本土创业者的“摇篮”,深耕创新创业服务的投资孵化,致力于整合创新创业项目发展以及创新创业人才成长所需的要素资源,打造品牌化创业生态环境和创新生态系统。 步入园区内的郑州雅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晨生物),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给众人演示鼾克中频治疗仪的使用方法,“睡觉时,在喉结上贴上一个雅晨专用电极片就可抑制打鼾”。 雅晨生物创始人李海峰常年留学国外,在海外学习了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带着团队研发的专利技术回国创业。李海峰自主研发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治疗技术”属于国际前沿技术,旨在为鼾症患者提供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案。中美国际创业港了解情况后,选择为其投资,帮助李海峰创业。 中美国际创业港运营10年来累计孵化各类初创企业逾500家,园区亩均产值过亿,科技型中小企业占比80%以上,产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智能硬件、生物科技、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领域。 此外,创业港还设立了专项基金,为具有潜力的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这些企业在创业港的助力下,迅速成长为行业内的“新星”。 打造国际化创新生态 中美国际创业港的成功,离不开郑州经开区优越的营商环境和完善的产业配套。作为国家级经开区,郑州经开区在政策支持、基础设施、人才引进等方面为创业港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我们不仅为企业提供办公空间,更注重构建一个完整的创新生态。”中美国际创业港运营团队表示。在这里,创业者可以享受到从工商注册、法律咨询到市场推广的全链条服务。同时,中美国际创业港还定期举办创业培训、导师辅导等活动,帮助创业者提升综合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创业港还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与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共建实验室、联合研发等方式,创业港将高校的科研优势与企业的市场需求相结合,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站在新的起点上,中美国际创业港正朝着更高水平的开放创新迈进。未来,创业港计划进一步扩大国际合作范围,吸引更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企业和项目入驻,打造一个多元化的国际创新社区。 “我们的目标是将创业港建设成为中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化创新创业平台。”中美国际创业港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表示。随着更多国际资源的汇聚,中美国际创业港将为郑州经开区乃至河南省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本报记者 王梦琪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