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左素菊 三月的郑州,春色漫溢,花事渐起,天地间仿若被一层轻柔的暖意浸透,万物在沉睡中苏醒,百花于枝头待放,生动鲜活的气息弥漫在街头巷尾,悄然酝酿着一场盛大的华章。 古人的诗词里,总是住着一个充满诗意与浪漫的春天。漫步于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仿佛听到了古人与春的低语,感受到了他们对春的热爱与敬仰。 我决定采春,采撷这春日的美好,感受生命的蓬勃与希望。这是一场属于春天的盛宴,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晨露破晓,春寒料峭。我站在郑州商城遗址的土垣上。护城河解冻的水波揉碎倒悬的云絮,远处黄河生态走廊的柳梢浮起浅绿烟岚。这是三月的序章,中原大地正以甲骨文般的笔触书写春的密码。 春景熙熙,莺飞燕舞,温飞卿笔下的“杏花含露团香雪”忽然有了温度。城西的樱花尚在酝酿一场盛大的雪崩,城北的黄河梅园正花开荼蘼。蜡梅的幽香还未散尽,山桃的绯云又爬上枝头。最妙的是几株重瓣碧桃,花苞裹着毛茸茸的外衣,不由让人浮想联翩,想起《诗经》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公园迎寒怒放的紫荆花如梦似幻,形同紫霞仙子搅动云纱凌波曼舞,花瓣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像是无数颗璀璨的星星,吸引着蜜蜂和蝴蝶前来嬉戏。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世界,让人不禁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春在碧沙岗公园的海棠丛中脉脉流淌。大叶李枝丫间缀满米粒大小的花蕾,每道褶皱都蓄满生长的力量,像无数未启封的锦囊,等着某个良辰吉日集体拆解秘语。美人梅的树下站着明眸皓齿的姑娘,裙裾拂过新生的草芽,视频的光芒掩映着她们年轻的脸庞。李义山一首“樱花永巷垂杨岸”,此刻垂杨未绿,樱花未白,可那些等待绽放的姿态,已然是首朦胧的绝句。 春常把偏爱付于一隅。溪园水榭,忽见玉兰擎着素瓷般的花盏。这种古老的乔木让我想到唐代壁画里的飞天,花瓣是她们遗落的广袖。有位老先生支着画板写生,宣纸上未干的墨迹洇开淡紫——好美一树紫玉兰。我们互不相识,却共享着同一片春光的版权。他的狼毫扫过纸面,惊飞了正在啄食花蜜的绣眼鸟,翅膀掠过的弧线恰好把未开的海棠花苞撞得随风摇曳。 古人以诗三百采薇采葛,我们采撷春光的方式,不过是在一棵花树下伫立片刻,托付心愿。忽然风起,万千蓓蕾在暮色中点头致意,恍若王摩诘“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的意境。 春在人心深处悄悄生长。杜甫当年“闻道河阳近乘胜”的豪情,化作晨练者太极推手时惊起的白鹭;白居易“浅草才能没马蹄”的闲适,映在少年无人机操作屏的粼粼波光里。最妙是那株被苏轼词牌浸润过的古杏,枝丫间缠绕着光纤传感器,年轮里流淌着5G信号,将“花褪残红青杏小”的叹息译作生态数据流。 科技编织的春之经纬,在龙子湖的烟波浩渺中若隐若现。水质监测浮标如荷钱初露,遥感测绘的无人机掠过北龙湖金融岛,在钢构森林间播撒花信。穿汉服的少女捧着全息投影的《月令七十二候》,与AR技术复原的古人共赏玉兰。当二十四节气遇见区块链,每个春分的物候数据都在链上永恒绽放。 会展中心和美术馆写字楼里的创客们,将会议搬到樱花树下的共享空间;中原科技城的玻璃幕墙倒映着风筝与量子卫星的共舞;黄河国家博物馆的穹顶下,数字敦煌的飞天与《千里江山图》的春色正在生成新的艺术范式。老城墙根儿的老师用VR重游少年时的油菜花田,孩童们则用编程让机械蝴蝶在商鼎遗址上翩跹。 夜色中漫步如意湖畔,溪花禅意,无言辉映。熊耳河的智能路灯次第亮起如星河坠地。春风这位最古老的绣娘,正用5G网络的金梭银梭,将商都青铜器的饕餮纹、钧瓷的天青釉、河洛图书的星象图,编织成全新的春之锦缎。此刻方知,采春不是撷取而是创造,不是怀旧而是破茧,当文明的血脉与科技的神经突触相连,每个中原儿女都是春的导体,在历史与未来的临界点迸发绿意。 采春是一种心境,是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春之美,在皮相,在风骨,在气韵,在那一抹抹娇艳初绽,更在无限的生机与希望。春让我们抖落冬日的寒冷与疲惫,以全新的姿态拥抱新的一年。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我们如同破土而出的新芽,焕发昂扬向上的力量。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