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5版:都市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发现—响应—施救!”目前,郑州地铁13条线路、286座车站已实现应急救护一体机全覆盖。自设备启用以来,已成功实施7例站内乘客突发晕厥的院前急救。那么,什么是应急救护一体机(含AED)?市民如何在关键时刻使用这一救命“神器”参与急救?3月19日,记者走进地铁14号线奥体中心站,实地探访并学习AED的使用方法。 探访: 应急救护一体机的功能与作用 走进郑州地铁奥体中心站,在地铁6号线和14号线的入口处,靠近柱子处竖立着一个长方形柜子,上方标注有“应急救护一体机”的提示牌。记者注意到,有乘客驻足观看柜子上循环播放的教学视频。 “应急救护一体机”是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研发设计的,集AED、急救包、交互大屏于一体的应急救护设备。该设备通过环境营造、物联技术应用,为公众提供便捷的设备查找、导航、呼救、急救知识学习等服务,同时为设备管理人员提供AED巡检、耗材预警、使用监控、日志管理等远程便捷管理功能。 为确保全面提升应急响应能力,郑州交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河南省红十字会,组织专业师资对全线网车站工作人员开展系统化急救培训。目前,所有车站工作人员均已通过考核,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具备第一时间处置心脏骤停等突发状况的专业技能。 “全线网投放应急救护一体机,标志着郑州地铁应急救护体系从‘试点探索’到‘全域联动’的跨越式突破,将有效提升郑州地铁在面对突发状况时的应对能力。”郑州交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汉甫表示,“未来,郑州交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将继续深化‘地铁+医疗+社会’三位一体的应急网络建设,完善公益救援协同机制,为市民出行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现场: 关键时刻如何使用AED救命 “普通乘客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可按动红色按钮获取AED进行救治,也可呼叫地铁工作人员扫码开门获得设备。”在地铁14号线奥体中心站,副站长芦静雯向记者演示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使用AED进行急救。 随后,芦静雯与值班站长郭芮言配合,使用假人“患者”演示了运用AED实施救护的全过程。首先确认“患者”无呼吸、无意识、心博骤停,情况危急,两人随即对其实施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并就近从“红十字应急救护一体机”中取出AED进行救治,同时向站内值班人员报告、拨打120急救电话。 “我们将两个贴片放到左腹部和右肩下位置,启动AED进行除颤。”其间,两人分别对该“患者”进行了两次心肺复苏及人工呼吸,待“患者”逐渐恢复意识后,由赶来的120急救人员做进一步治疗。 对此,市民张先生去年6月乘坐地铁5号线上班途中,见证了一起救援过程。当日早上7点多,一名男子突然倒地,地铁工作人员迅速取出AED,对男子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最终,男子被120急救人员接走,成功脱离危险期。 芦静雯说,目前,地铁14号线站内工作人员基本都接受了救援培训,并且持证进行救援,他们也定期进行演练。在郑州地铁,8000余名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的“急救骑士”已完成培训,他们如同“移动的急救站”,随时准备与死神赛跑。 倡议: 鼓励更多爱心企业捐赠AED 郑州地铁站应急救护一体机(含AED)全覆盖,将助力郑州地铁更好保障乘客生命安全,为打造和谐安康的社会环境做出贡献。对此,“中国好人”、郑州“急救地摊”发起人、郑州市红十字法律工作志愿服务队队长冯海河表示,院前急救中的心肺复苏非常重要,而AED的使用能够有效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目前,郑州除了在地铁线路上布置AED外,还有许多社区、学校、商场、公园等人口密集场所尚未配备AED,缺口还很大。冯海河建议,除了鼓励更多爱心企业捐赠AED外,也建议普通企业、学校、运动场馆、商场等自行购买AED,以备不时之需,拯救自己及身边人的生命。 郑州地铁的应急救护体系不仅为市民提供了安全保障,也为其他城市树立了榜样。通过人人参与急救,能够让生命多一次重生的机会,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社会。 本报记者 鲁燕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