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郭涛 通讯员 李绍光)新密市扎实推进工程项目招投标领域专项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今年以来,共处置此项问题16件,立案6人,处理处分12人。
从今年年初开始,新密市大力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特别是工程项目招投标领域乱象。新密市纪委监委紧盯民生保障,尤其是医疗、住建和交通运输等关键部位,全面布点,多措并举,以敢于亮剑、高压惩处的决心,坚决斩断贪腐利益链。强化标本兼治,构建公平公正防护体网,进而净化优化工程项目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全面助力经济发展。
织密责任网络。建立“一项目一档案”全程追溯机制,将招投标监管纳入日常督查体系;动态更新问题台账,对“零报告”项目实施100%复查,确保底数清、情况明。进一步优化会商研判、统筹协调、通报考评等 6 项工作机制,推动工作更加有序高效开展。纪委监委结合本地实际和内部部门职责分工,对工作任务再次进行细化安排,制定履职清单,压实部门责任。按照“任务清单化、责任具体化、 时间节点化”要求,采取制发工作提示、电话提醒、现场督办等方式, 督促职能部门梳理任务清单,制定工作措施,推动工作落实。各单位主动对接上级主管部门及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监管权限划分及定标流程再造,确保异地评标、评定分离等制度刚性执行。
加强政策服务。举办招投标领域培训讲座,邀请财政、审计部门业务骨干围绕政府投资项目流程、招投标关键环节排查要点、中标数据分析等进行授课,分享问题查找经验。用好以往工程项目招投标专项整治和审计调查成果,深入研究分析线索反映问题及成因,做到对短板弱项心中有数。针对工程项目招投标主体多、环节多、周期长的特点,会同行业主管监管部门编制《招投标领域专项行动监督工作指引》,围绕“招、 投、开、评、定”5个环节 ,搞好送政策服务,提升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截至目前,派驻纪检监察组对11家行政监督部门落实专项行动工作跟进监督检查,共督促自查项目438个,随机抽查项目146个,发现并推动解决虚增工程量、施工合同签订不规范、公示期内发出中标通知书等问题,一律进行纠正,并严肃实行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