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译博 董茜 通讯员 李琪)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改善人居环境,连日来,郑州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智慧管理为支撑,“三举措”推动生活垃圾清运工作实现效率与质量的双重提升,通过构建市场化运营、动态化清运、智能化监管的“三位一体”体系,为城市精细化管理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市场化运营,激活清运“新引擎”。打破传统管理模式桎梏,创新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郑州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通过公开招投标将9座中转站整体打包,交由专业环卫企业运营,实现“政府监管+企业运作”双轮驱动。数据显示,改革后中转站日均处理量提升23%,运营成本下降15%,专业团队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全流程智能管控,让垃圾清运驶入“快车道”。
日产日清,动态清运绘就“洁净窗”。构建“三查三改”工作机制(即源头巡查、路线核查、末端督查,立行立改、限期整改、问责促改),执法人员科学调配清运车辆,优化清运路线,实施错峰清运策略,确保24小时全域无积存。让“开窗望绿、出门见绿”成为群众最平凡的幸福。
专项治理,筑牢“安全阀”。工作人员以生活垃圾清运专项治理行动为契机,开展“百日攻坚”活动,建立“一车一档”监管台账。同时,创新实施“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对问题车辆分别采取警告、停运、淘汰措施。截至目前,累计整改车辆32台次,加装GPS定位系统全覆盖,确保垃圾清运“零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