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研究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有关举措
幸福生活,像花儿一样绽放
我国科研团队成功 研发出深海小型机器人
新研究预测2050年全球 三分之一青少年儿童超重或肥胖
神十九航天员乘组圆满 完成第三次出舱活动
我国成功发射 云遥一号43-48星
2025年国家医疗质量 安全改进目标公布
我国加快构建中药 全产业链追溯体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国科研团队成功 研发出深海小型机器人

据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记者 赵旭)深海,被称为地球生命的“极限实验室”,令无数科学家神往。在地球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压强最高可达1.1亿帕,相当于一吨重的大山压在人的拇指盖上。就在这样的万米深渊,一台身长50厘米、重2.7千克的小型机器人,却如游鱼般自在穿梭,甚至能变幻出足肢在海底漫步。

马里亚纳海沟曾是小型机器人的“禁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浙江大学的研究人员,历经数年攻关研发出上述机器人,为深海探测开启更多可能。该成果3月20日在《科学·机器人学》发表。

实现深海游动,首先要克服高压。团队成员、北航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潘飞说,团队利用硅胶软材料随外部压强增大而变刚硬的特性,设计出新型力学结构,打造出适应深海高压的柔性驱动装置。“我们创新运用了能快速突跳的双稳态手性超材料结构,它能将外界高压转化为提升驱动器摆动速度和幅度的动力,变‘不利’为‘有利’。”

北航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博士生左宗灏说,深海温度低是另一挑战。科研团队在机器人驱动器的两端固定了一对形状记忆合金弹簧,通过周期性电流对弹簧加热,使其交替收缩,从而实现驱动器的高频率快速循环摆动。

“我们还从蝙蝠鱼的运动形式中找到仿生设计灵感,打造出这款既能游也能爬的多模态机器人,以适应深海复杂环境。”北航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教授文力说,为验证机器人的性能,研究团队搭载“深海勇士”号和“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器,完成了在马里亚纳海沟等多个深海地点的实地测试。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