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习近平会见孟加拉国
临时政府首席顾问尤努斯
习近平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
137家上市豫企
民营企业占比超七成
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持续不断转化成果推动高质量发展
强党性善学习提能力显担当
在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展现新作为
市人大常委会举办深入贯彻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
市政协举办深入贯彻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
万水千山 独钟嵩岳
导 读
三月三 拜轩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把郑州画给你看系列报道
万水千山 独钟嵩岳
——画家封曙光笔下的嵩山“会说话”
创作中的封曙光

本报记者 苏瑜 实习生 曹馨予 文/图

开栏的话

绘画,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与文化。在当下的郑州,有着一群或生长于此,或以此为创作对象的画家,他们记录城市变迁、传承文化记忆,以独特的视角和不同的艺术手法展现郑州之美,为推动文旅发展、助力文化产业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报今起推出“我把郑州画给你看”系列报道,通过记者与画家面对面的深入交流,展现画家的作品特色和艺术价值,带领广大读者从绘画的角度,认识郑州、爱上郑州。

山河为卷,泼墨成诗。翻开郑州的画卷,墨色浓淡中,定然留有封曙光与嵩山对话的痕迹。

封曙光的画作,是写给嵩山的情书,也是写给中原文化的长诗。他说:“画家终会老去,但山还在那里。我的笔墨若能留下嵩山的一缕魂,便不枉此生。”

嵩山不语,却以千峰万壑镌刻华夏文明的密码;笔墨无声,终借一纸丹青将中原的风采传向四海。

初遇嵩山:一场深深结缘的相逢

中原腹地,天地之中。郑州西南隅,嵩山沉默矗立,如一位阅尽沧桑的老者,将华夏文明的密码藏于褶皱的岩层与苍翠的松柏之间。1980年初秋,年轻的封曙光第一次从洛阳来此,远眺嵩山。轩辕关外,云气氤氲,山影如墨,横浮天际。那时的他未曾想到,后半生将与这座山深深结缘。

30年后,2011年的一个秋日黄昏,封曙光从嵩阳书院踱步而出。细雨初歇,石阶湿滑,溪水在林间低吟。他穿过密林,踏过石桥,忽见暮色中的山径蜿蜒而上,古木参天,枝如铁铸,叶如泼墨。行至半山,云海自林端翻涌,太室山主峰峻极峰破雾而出,直抵苍穹。(下转二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