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1版:封面 |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记者 李居正 有这样一条老街,见证了郑州这座城市的风云变幻与沧海桑田。它南起大同路,北至二七广场,400多米长的街道上,商铺林立、宾客如云。它因京汉铁路通车而兴起,也因 “以德立商,感化世人”而得名——它就是闻名遐迩的“德化街”。 然而,它的历史风采常隐于书作,它的影像录却屈指可数。有幸的是,在郑州新密的山野田园,画家张文发早已用他的钟情热爱泼墨挥洒,把百年德化构思在宣纸之上,创绘于长卷之间。 地标林立映历史 “为啥要创作德化街?” “因为它就是郑州的地标,浓缩并见证着郑州的历史。” 穿过省道、越过乡道、走上一截山路,路过开满田园的金黄色油菜花,就见到了在画室外等候的张文发。回忆起那段创作历史,张文发感慨不已。2024年1月10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举办了一场《百年德化》新书座谈会,座谈会上,由张文发创作、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百年德化》图书正式与广大群众见面。 (下转二版)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