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加快构建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
市委金融委召开会议
忠诚坚定 清正廉洁 务实重干
奋力助推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
手持画笔以谋爱
关键时刻“国家队”出手
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
郑州的“花漾春天”,你打卡了吗?
郑州社保卡要发“红包”啦
京广、瓦日铁路准备“充电提升”
导 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把郑州画给你看系列报道
手持画笔以谋爱
——医生画家马东阳“定格”郑州的岁月和诗意
郑州的美在马东阳笔下定格(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王红

1993年贾鲁河畔的葱茏春天,1997年老郑州靶场的红墙,2001年尖岗水库的绿波荡漾,2021年人民路上的斑斓秋色……在医生画家马东阳的笔下,色彩、线条、光影堆叠挥洒,记录下在郑州生活34年的时光流转,定格了这第二故乡的岁月和诗意。

马东阳是一名医生,也是一位画家。他是河南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也是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只不过,医生是他的职业,绘画是他的生活。

马东阳是鲁山人,1991年来到郑州,进入河南中医学院读大学,自此就扎根在这座城,融成了其中的一分子。

谈起兴趣和职业,马东阳的答案简单而纯粹——源自父母的影响。

他的父亲是建筑师,因为看惯了父亲勾绘建筑图的身影,他自小就喜欢涂涂画画;母亲是儿科医生,他也因此自小就对这个职业心存敬仰。马东阳说“是父母的言传身教,鼓励我追求属于自己的理想和自由”。

在郑州工作生活的30多年,马东阳用画笔编织出一张记忆之网,捕捉着城市变化的点点滴滴——尖岗水库的春夏秋冬,黄河岸边的晨光和夕阳,城市街道的绿荫和落叶……看似寻常的场景片段,在他的笔下被赋予温柔的生命力,似乎能够呼吸。

医生、画家,两种身份。一个是救死扶伤,彰显仁医大爱;一个是挥毫泼墨,展现艺术之美。

在马东阳身上,两种身份自由切换,每次别人问起,他总是说:不管是医生还是画家,都要做一个真诚的人,有真实的情感。医学让我热爱生命,追求真理;绘画让我追求真理,热爱生命。

在职场中,人们眼中的马东阳是一位“标杆”型医生,专业能力强、勤奋敬业、耐心细致、温和谦逊;和同事合作无间,对病人情真意切。

身为医生,马东阳时刻对病人的痛苦感同身受。曾经,他救治过一个患肝母细胞瘤的7岁小女孩。每次查房,看到小女孩,他都想起了女儿。他像怜爱女儿一样怜爱着她,因为她应该和女儿一样公平地享有生存的权利。他希望小女孩能在非常有限的生命期间,享受到一个医生特有的关怀和抚慰。

作为画家,马东阳钟情于油画和水彩。从接触油画的第一刻起,就为油画变化万千、璀璨斑斓的色彩世界所沉醉。克莱夫·贝尔说“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要能“引起人特殊的情绪体验”。他的理解就是“感人”。

“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无不源于真情实感。多年的绘画经验,让我能更真实地感受、表达情感,从而也让我在面对病人时自然而然投入情感,使我发自内心感受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也使得我对病人的每一个微笑、每一声问候都是出自真心,而不是职业习惯。”

站在他的画前,无论是绚烂浓烈的油画,还是色彩清新的水粉画,总能让人平静和松弛。

马东阳说:“肿瘤医生的特殊性,让我在工作中面对的常常是患者和家属的生离死别,这要求我必须保持专业、理性和冷静。正因为如此,(下转二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